“五一”小长假已落下帷幕,但公众对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上海沪嘉高速公路5月1日起取消收费的消息仍在高度关注。“国家何尝不想全部取消收费站?”据羊城晚报报道,交通运输部一位多年从事收费公路研究的负责人苦笑着说:“如果不收费,就要由财政来出资归还。我们曾多次与财政部门沟通,但财政拿不出2万多亿元钱来。”
交通部这位官员的言下之意,不是我们不想,而是国家没钱,这一招非常高明,起码转移了公众的视线,把烫手的山芋扔给了财政部门,可以想见的是,狮子大口般的一下子就要2万亿,再富的国家都会吓出一身冷汗。那么,对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而言,是不是就没了实现的可能呢?
不可否认,“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打破了单一的政府投资体制,吸纳社会资金建设公路,融资渠道的拓展确实推动了中国高速公路版图的扩张,但此一时彼一时,当初一穷二白,经济建设的各条战线都嗷嗷待哺,现在呢,中国的GDP位居世界第二,一年的财政收入高达10万个亿,光卖地的钱一年就有三万个亿,再说没钱,就有点找借口的嫌疑了。如果这么巨大的财富积累还不能把高速公路的收费降下来,那只能说明这已经不是缺不缺钱的问题了。
所以,有关部门如果想表示一下诚意,不如把这个还款计划说得再详细一点,如果要财政还钱,那能不能分期分批一个个解决,比如,列一个十年计划,二万亿摊到十年里解决,压力就会轻多了,我想国家这点财力还是有的。哪怕财力不济也没关系,拿出一点是一点,总能在降低收费上发挥一点作用。那么这样的计划有没有呢?
又比如,前一阵子呼声很高的节假日免费通行计划,这个实施的难度总不高吧,高速公路上市公司毛利率比白酒行业都高,这点利还是让得起的,总不需要问财政拿钱吧,那么这样的计划什么时候能实行呢?
没钱有没钱的办法,有钱有有钱的办法,总之一条,要让收费一点点免起来,再不济也要一点点降下来,不能像郑州黄河大桥那样,超时收费了十五年,换个马甲还想再收个十五年,子子孙孙无穷尽也。
高速公路收费还贷并没有错,但是高速公路日益演变成了钱生钱的机器,政府把高速公路的建设运营权交给一家公司,然后让这家公司融资建设,经过一番运作,高速公路变味了,成了个别利益的垄断资源,完全背离了公益的初衷。
依托上市公司,高速公路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运营管理、利润分享体系,它的运营成本以及对利润的贪婪已经远远超出了高速公路还贷维护管理的正常需要,有些地方高速公路形成的优质资产甚至成了城市建设的融资平台,这些多出来的成本最后都纳入到收费还贷的年限之中,量化到居高不下的过路费中。所以人们看到这么一个怪圈,收了二三十年,但高速公路依然负债累累。
收费高速,还贷龟速,要解决这些问题,恐怕政府在高速公路上的管理职能要有个彻底的转变,剥离不该附加的得利,逐步还路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