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边缘小镇黎集镇,因一则“向当地百姓收取自然水费”的消息,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7月4日,中国网络电视台报道,黎集镇农民用天上下的雨种田,却被告知需要交纳自然水费。7月9日上午,《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赶赴黎集镇采访发现,荒唐水费背后,暴露出的是乡镇财政日益困难的窘境。(7月10日《第一财经日报》)
倘若事实确凿,这种收费可谓太有才的“创新”了。天下下的雨水,不是当地政府人工降雨所致,与当地政府无关,完全是大自然的产物,当地政府收费毫无道理。如果这种收费可以成立的话,那么,以后晒太阳是不是要收“阳光费”?呼吸空气是不是要收“空气费”?这种做法与黑龙江把风能太阳能划归气象部门批准利用的资源,如出一辙,是“霸道”逻辑!
众所周知,种田的经济效益低下。一些农民说:“单靠种田,连小孩学费都缴不上。”正因为如此,农民不愿为土地投入,如果再征收“自然水费”或类似收费,将进一步挫伤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会把农田推向荒芜,我们的粮食安全将受到严重威胁,其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农业税取消了,但各种名目的乱收费大量存在,向农民征收“自然水费”或类似乱收费,抵消了取消农业税带给农民的经济效益,使农民的负担更重。因而,对征收“自然水费”或类似乱收费,我们必须说“不”,予以及时的遏制。
有些乱收费是当地政府的“敛财”行为,权力自肥,令人深恶痛绝。而有些乱收费则是当地政府财政困难的无奈选择。拿黎集镇来说,虽然每年上级财政部门都给黎集镇拨款近百万元,但这些钱仅够开工资的,其他必需开销没有着落。在基层,这种财政困难的现象较为普遍且较严重。显然,为了避免征收“自然水费”或类似乱收费的荒唐行为,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上级政府应加大转移支付的力度,积极帮助基层政府拓宽财政收入渠道,如,招商引资,“借船出海”,推进农业产业化,等等。(中国台湾网网友 于文军)
(本文为网友来稿,不代表中国台湾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