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蜘蛛侠

时间:2014-05-09 08:21   来源:新京报

  1 为什么和发小变成仇人?

  特效技术的发展,使得新世纪的影坛成为美国漫画英雄动作片的舞台,甚至一些作品已经不再满足于续集而改为“重启版”的方式。如新世纪之初时由山姆·雷米执导、托比·马奎尔主演的《蜘蛛侠》系列,如今又有马克·韦布重新改编,且在延续原著漫画青少年如何成长为英雄的故事模式基础上,采用了相互关联的三部曲形式。

  诞生于1962年的美漫《蜘蛛侠》,最初问世于《令人惊异的幻想》(Amazing Fantasy)第15期,讲述彼得·帕克的科学家父母在空难中丧生,他跟随叔叔、婶婶生活在纽约。在一次到基因实验室参观时,帕克无意中被逃脱的实验蜘蛛咬了一口,从而拥有非凡的超能力,随后又因为自己“不想多管闲事”放走一名歹徒,导致叔叔遇害,于是他承担起义务警察的重任……

  如果说,韦布版的《超凡蜘蛛侠》主要是为了塑造帕克是如何从一个普通中学生变成“蜘蛛侠”的过程,那么,续集《超凡2》则明显有延续的一幕:一方面继续表现帕克当义务警察,生活中出现的新问题以及自身优柔寡断的弱点;另一方面追溯了帕克父母的遇难史(呼应第一集时留下的悬念,也解释了为什么帕克被实验室的蜘蛛咬了后拥有神奇能力),同时交代了他与女友格温之间的发展,甚至不惜以较多篇幅交代格温对帕克的影响。

  原著着墨于帕克在成长中始终要面对自己的性格弱点,所以,当年雷米版贯穿的主题是帕克的选择——选择做什么,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而到了韦布,则直接把帕克优柔寡断的性格特点放大,并加入遇难双亲、叔叔等人给予帕克的无形影响。

  同时也是因为蜘蛛侠,促使了电光人、小绿魔从原本的朋友变成强大的对手。小绿魔哈利·奥斯本与帕克一起长大,后者优柔寡断地拒绝,使得原本恐惧死亡的他,产生了仇恨,反过来要将帕克置于死地。

  影片的主要动作场面集中在开场时的纽约街头大战和高潮时蜘蛛侠与电光人、小绿魔之间,在3D技术的渲染烘托下,显得娱乐性十足。

  值得一提的是,较之雷米的旧版“蜘蛛侠”,韦布也有意将惊奇再起的“超凡蜘蛛侠”系列改编成独立成章又相互紧密关联的三部曲,贯穿始终的暗线便是帕克父亲当年为奥斯本集团遗留下的“遗产”,以及小绿魔哈利·奥斯本与帕克之间的关系演变。《超凡蜘蛛侠2》在片尾处暗示了小绿魔的野心将会在下一集带给帕克巨大伤害、灾难。

  而三部曲也是好莱坞系列片的常见形式,当年亚里斯多德将“故事基本要素”概括为开端、中段和结尾,法国剧作家尤金·史克莱伯在这基础上发展出“结构精良的三幕剧”理论,不仅提出三幕可分别铺陈人物或事件、制造对立、解决问题,并倡导每一幕都必须通过“描写冲突的本质”来推进故事进展,直至结尾时有一个清楚且符合逻辑的收场。这影响到了后来的电影创作,如新世纪以来的《指环王》三部曲、《黑客帝国》三部曲、《谍影重重》三部曲等,如今《超凡蜘蛛侠》也是如此。(阿木 影评人)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