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21集韩剧《来自星星的你》剪成两小时的电影,并于6月登陆国内影视院线。看到这样的新闻,既可以说成是原作电视剧太水,也可以说内地电影如何水平肤浅,但联系《爸爸去哪儿了》电影版票房大卖这一事实,你不得不承认这么一个事实——如果把品质而非大众需求作为影视生产的第一要义,那么你极有可能南辕北辙。
中国电影在题材偏好、观众群体、最具号召力的导演等诸多方面发生层级更迭,这是业内诸多人的共识;专注于宏大叙事、个性情怀的重型题材不讨好,寻找市场热点、消费群体记忆的作品市场可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2013年赵薇的电影导演处女作《致青春》、2011年电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2011年电影版《武林外传》,以及目前正在上映的电影版《同桌的你》被集体吐槽但票房却遥遥领先,无不是消费主力观众群的群体记忆。
消费群体记忆(情绪),是当下商业电影赢取票房的便捷法门,问题是你能不能精准地找到这个触发点。由于电视的普及程度,热门综艺节目、热门电视剧常常会成为这类电影的触发点(热门电视剧改编电影常常容易成功,热门电影改编电视剧则会频频遇冷),会被拿来与《星你》进行类比的电影版《爸爸去哪儿了》,同样如此。这部在2014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尽管被不少人批评只是“走进电影院看电视”,但拍摄仅5天却依然轻松冲破6亿。
实际上,根据索福瑞统计的数据,《爸爸》平均收视率过3,意味着接近4亿人看过这档节目——庞大的群众基础,以及节目播出期间引发的话题和讨论度,对电影版《爸爸》可谓“上帝的礼物”。实际上,不少事前或事后诸葛亮分析其成功之处,现象级节目制造的观众基础、进电影院看现象级节目的仪式感,都是重中之重。
互联网单集点击最高、总点击超过20亿、话题和热议飙升的《星你》,正是看到了这一市场机会。然而,互联网加快了新鲜事物翻篇的速度,火爆一时的《来自星星的你》热度能否持续到电影上映?没有时间和记忆的积淀,这种苍白的情感故事能不能引发大众进影院圆梦的“仪式感”?忠实地愿意买单的观众会有几许?这一切,还有待于对这一新鲜“群体记忆”的运作。(梅子笑 影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