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从电视银屏上欣赏到了新拍的影片《白鹿原》,对我这样已很少去影院的老人来说,不啻是一件颇为让人高兴的事。
然而,这高兴很快就被同时而来的遗憾代替了:不知为什么,影片从头到尾,所有的人物都讲方言,一口陕西话(个别人物讲山东话),而且还土得要命,夹杂着不少特殊的词汇和俗语。我是中文系毕业的,学过一些语言学,但听起来仍很吃力,至少有三成是不懂的,对于一般的南方观众来说,估计要听懂还会更困难一些。
听不懂看字幕嘛,好在影片下方打上了字幕。但台词说得快时,字幕上的方块字推得也快,老眼昏花的人很难跟得上。闹了半天,只好作罢,白白浪费了一段大好时光。
怅然之余,不禁有感而发:电影是拍给广大观众看的,首先总得让广大观众听明白,看清楚,做不到这一点,什么宣传教育、艺术欣赏,不都是空谈吗?或许制片人和导演有自己的美学追求,认为方言更能突显环境氛围,更易于塑造人物,但是,若观众都不能看完,创作者的这些美好愿望又怎么能达到呢?
类似的事情,还有不少。
仍以影视来说话,不知从何时开始,影片电视片的演职员表时兴越写越小,或挤在中间看上去像一幅图案;或随意在银幕的各个角落跳来跳去。新奇是新奇了,可就是看不清了。而且这份看不清的演职员表在银屏播放时会快速推进,让人眼花缭乱,却什么也记不住。莫非为了多做些广告,就非得这样跟观众过不去吗?有时在放老片子时,干脆把后面的演职员表删去,殊不知这里面很多人名和职务恰恰是最引人注目、最有保留价值的。至于在公开卖票的影院,剧情一完,就把场灯大开,不让人把片尾字幕看完,几乎已成一种惯例,这也是不尊重观众(哪怕一部分)的做法。还有,某些电视频道在播放时,台标、专栏标记或预播广告会遮住正片内容,尤其是歌词或唱词的字幕,令人遗憾。虽是区区小事,却须引起注意。
再看看新闻出版方面的报纸、刊物。有些报纸现在越出越多,动辄数十版,甚至上百版,编排又杂乱无序,A、B、C、D版混在一起,翻阅相当吃力。刊物也像报纸一样,不少文章都要转接,“下转”、“上接”字样频频出现,读时吃力,剪下来保存也很费事,尾巴似的小条子很容易遗失。
照理说,各个部门各个单位的业务应该是有自主权的,旁人不宜多加干涉。但许多业务说到底其实就是服务,要为对象服务好,要把资源和钱财用在刀刃上,换成充分的效益,这就不能自说自话,置广大群众的需求于不顾,否则,说得轻些叫不妥,说得重些就是失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