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文娱辣嘴

由“水军”搅局影评追问有多少靠谱榜单

2012年12月07日 14:09:00  来源:工人日报
字号:    

  据12月4日《南方都市报》报道,贺岁档大幕刚刚拉开,网络水军又现江湖搅局。11月29日,两部同日上映的国产新片《一九四二》与《王的盛宴》遭受不同程度的水军恶意低评,引发业内关注。因评分过低,12月3日晚,陆川工作室导演李静承认雇佣水军为《王的盛宴》拉好评。作为一部旨在揭示权力游戏中胜者必须消灭对手的生存法则的影片,《王的盛宴》在上映之初,就让自身的电影营销被这种不容忍共生而相互绞杀的法则“潜规则”,颇有几分戏谑意味。

  网络水军,通常被大量雇佣在互联网上集体炒作某个事件、话题或人物,以各种手法在各大论坛上发帖灌水或刷点击率的方式,达到宣传、推销或攻击的目的。从某乳企“诽谤门”事件中,某乳业集团一些高管通过雇佣网络水军损害另一乳业集团的商业信誉,到淘宝网站上恶意发差评来损害商家声誉,再到如今将势力范围拓展到各大影视娱乐网站,上演一场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网络水战……网络水军的发展路径已从最初受人雇佣的“有求必应”式消极迎战的五毛党,升级到如今自主开发“市场空间”,见利就上,有预谋、有策划的团伙。

  这一次,水军更是盯上了家底殷实的电影片商——要知道,在岁末年初的贺岁档期,国产影业竞争进入白热化,谁敢说不在乎口碑,不计较评分?也正是拿捏住了电影片方的这个软肋,水军极尽所能,搅起了一场场舆论硝烟。有诽谤在先,片方自然吃不消,于是花大价钱雇佣水军进行口碑维护,虽已是亡羊补牢,却也为时不晚。一来二去,水军黑你没商量。

  除了网络水军的嚣张跋扈之外,面对快速更新的电影荧屏,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难免令人眼花缭乱。究竟是看票房看导演还是看演员?观众急于通过各种渠道来捕捉可靠信息,从而带着对电影的先知预判走进影院,甚至不去看电影,而通过附和找到意见上的依附感,从而仪式化地参与了时下快餐式的影片文化。

  在网络中,这样便捷的渠道越来越多,在豆瓣网、Mtime时光网、IMDB网(互联网电影资料库)上,除了对影片的基本介绍和观众发表的影评外,最直观的就是网友对影片的五星评分结果或类似打分制下的平均分数。不少网友就是通过这样的等级和分数,来决定最终将时间和钞票贡献给哪一部影片。

  从宜居城市到高等学府,从图书杂志到电影电视剧、音乐唱片,各色标准和名号的排行榜单很大程度上构成了公众辨识优劣的参照系。

  然而,形形色色的榜单一定就真实可信吗?未必。

  放眼当下,影片评分已经现出水军掺水的痕迹,不少图书销量榜单都是事先经过了书商、出版商的过问打点;而各大电台所热衷的各色音乐排行榜,美其名曰是听友短信投票等因素的综合考量,但往往出来的排名令人费解,这其中不乏有公司会买榜。而这样的榜单,其公正性和公信力何在?

  网络水军恶意差评从中勒索钱财也好,出版商、唱片公司有意买榜制造假象也罢,或明或暗的潜规则之下,都脱离不了商业利益的羁绊与纠葛。受众惟评分、榜单是从的心理,更为投机者提供了注水的机会和空间。

  网络空间里,民间的参与评价无疑是一种民主的进步,更多时候,我们依然有理由相信评分和榜单的力量。然而相信却不迷信,拥有独立判断意识,减少对网络评分和榜单的过分依赖,当是面对各色评分和榜单的理性态度。此外,在不断的磨合探索中,找寻到一种更加严密稳定,更具权威性、可信性的评价方式,力求为公众提供更加负责任的意见标杆,则是未来公众评价体系的走向。

[责任编辑:张洁]

301 Moved Permanently

301 Moved Permanently

The requested resource has been assigned a new permanent URI.


Powered by Tengine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