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低迷 教育之“祸”?

时间:2012-09-06 10:03   来源:工人日报

  李娜美网过早出局,今年四大满贯和奥运会一无所获,许多人都百思不得其解,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却似乎不感到奇怪。日前她在凤凰卫视的访谈节目中,坦言自己理解并体谅李娜有时候在场上会崩溃,因为在她眼里,这是因为李娜从小没有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她从小就打网球,她的教育这一块是丢失的。她的心理各方面,她的整个发展过程,没有全面发展,很多(问题)她自己想解决解决不了……她从小没有进行一个(系统的)文化学习和教育,存在着很多弊端。”

  孙晋芳此番言论迅即引起热议。很多网友替李娜抱屈,认为孙晋芳对“娜姐”似乎有成见,李娜受教育程度和其他普通的中国运动员比不算差,她毕竟拥有大学学历,更有网友认为,心理素质和受教育程度并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拿教育说事对李娜并不公平。

  我理解网友的态度,李娜的综合素质要是真的有那么不堪,她也拿不了法网冠军。即使从今以后再也拿不了任何大满贯冠军,李娜仍会写进中国网球的史册,无人可替。但我也不觉得孙晋芳此番言论有多大的错误,李娜如果从小能够接受更为完善、系统的教育,而不是在当运动员若干年后再进大学“恶补”,以她的天赋和个性,或能有更大的成就,对中国网球会有更大的贡献(不仅仅是大满贯冠军的数量)。受教育程度和运动员的心理素质不一定天然地有着正相关的关系,但毫无疑问,接受良好的教育对于运动员来说,有百利无一害。

  而且我还相信,孙晋芳并不是针对李娜一人而言。中国运动员大多存在教育和体育割裂的问题,只有极少数功成名就的运动员才有机会在自己职业生涯结束或行将结束时,重拾学业。换句话说,中国运动员的教育环境的确不好,李娜已经是其中的幸运儿了。但这并不意味着运动员没有这方面的需求,李娜的队友、雅典奥运会女双冠军李婷就认为当初的训练模式忽视了教育,这也是不少运动员成熟后特别渴望进入大学校园学习的原因。而姚明也多次表示过,如果让他选择先上大学再打球还是先打球再上大学时,他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他今年2月在出席上海市体教结合工作会议时,就用了长长的排比句,表达了自己未能实现的“从普通大学走出”的梦想以及“让读书人运动好,让运动员读好书”的愿景。

  运动员接受良好的教育,不仅和运动员取得成绩不矛盾,而且能让运动员的一生受益。但可惜,在目前的少体校——省市队——国家队的三级专业体制中,这样的要求并不容易实现。而另一方面,读书人又不好运动,体育在普通学校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更别说为竞技体育输送人才。这不仅意味着体育和教育是割裂的,大众体育(包括学校体育)和竞技体育也是割裂的。

  现在许多人都乐于去批评以举国体制为基础的竞技体育,认为花大钱去培养少数精英拿金牌,不如把钱花在提高民众身体素质上。这样的认识看上去不无道理,但实际上也是把竞技体育和大众体育割裂了。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应该是层次的关系,大众体育从校园、社区、俱乐部开始,逐渐向上,最终到竞技体育。大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完全可以相辅相成,并形成良性循环。发展全民体育事业,不是不要搞竞技体育,而是要整个社会尤其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学校高度重视体育教育,形成有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社区体育文化、俱乐部体育文化,和竞技体育一起形成多层次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倘能如此,体教结合就不是什么难题,因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运动员从普通校园走出来。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