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厦门大学教授傅瑾文凭造假被辞退之后,北京化工大学又发布公告称,经调查核实,该校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陆骏盗用他人学术文章并伪造履历,属严重学术不端行为,决定予以开除。(7月29日《京华时报》)
长期以来,诚信缺失是社会的共同感受。弄虚作假、骗取荣誉、假论文、假文凭、假履历早已不是什么新闻,而哪一个造假者“不幸”被揪出来才是新闻。当傅瑾和陆骏被揪出来的时候,不知道有多少造假者还在暗自庆幸。诚然,其中方舟子功不可没,但是仅靠一个方舟子,能查出的造假者恐怕是极其有限的。
造假者暴露的原因不外乎下面几种:一是被网民人肉出来的,二是出于公义或者报复被内部告发,三是被专业打假人揪出来的。然而,单位不同,对造假者的处理也有天壤之别。惩罚学术腐败行为在哪个高校都有一套规定,但是规定会不会被执行,执行的力度怎么样才是问题的关键。面对各种各样的内部保护,造假者有恃无恐,打假者往往要付出代价,这才是学术诚信的悲哀。
退一步讲,就算没有内部保护,如果各个高校能够严格审查每一个人的资历,很多造假案都可以防患于未然,也不会有傅瑾、陆骏的悲剧。难怪连方舟子也感叹:造假盛行的原因不在程序,而在于执行。方舟子打假的勇气可嘉,最后也难逃成为一个孤独的战斗者。何况,就算再多几个方舟子,对于整个社会学术诚信的缺失,依然杯水车薪。
只要制度有漏洞,傅瑾和陆骏就不会是最后的造假者。只要制度不完善,方舟子打假就会应接不暇。一个陆骏倒下了,还会有千百个陆骏潜伏着;学术机构藏污纳垢,学术诚信还能站起来吗?(魏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