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aper.people.com.cn/rmrb/res/2012-05/25/23/RMRB20120525B023001_b.jpg)
今年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诞辰200周年,英国等一些国家相继举办各类纪念活动,包括展览、戏剧演出和影视节目展播等。文学界的纪念活动缤纷多彩,除了大量的报刊文章和学术研讨,还有10多部英文著作应时而生。其中,克莱尔·托马林和道格拉斯—费尔赫斯特的两部狄更斯传记自去年问世后便引起热议,牛津大学出版社今年推出的单卷本《狄更斯书信选》也吸引了更多的读者去了解这位伟大作家的生活与创作。
海边穷小子——
为求生路闯伦敦
狄更斯1812年2月7日出生于英格兰南部的朴茨茅斯港,父亲是海军部的小职员。他10岁时,父亲调至伦敦,两年后因欠债入狱。12岁的狄更斯就被送到伦敦一家鞋油厂做童工,挣钱补贴家用,这段经历在其幼小的心灵里留下了一片阴影。父亲出狱后依旧挥霍,经常入不敷出。15岁的狄更斯不得不在伦敦自谋生路,直到22岁才在《晨报》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24岁时,他的第一部著作问世,并开始撰写《匹克威克外传》,渐渐有了名气。
而立之年的狄更斯在当时的“体面社会”站稳了脚跟,搬进了宽敞的宅邸,有了马车和男仆等“奢侈品”,但仍属于“月光”一族,金钱还是萦绕他心头的大问题。他一方面埋头赶写连载小说,一方面寻求其他收入。1845年,他同意出任新创办的《每日新闻》主编,年薪2000英镑,试图跟报界的龙头老大《泰晤士报》分一杯羹。写作和编报成了他的主要收入来源。
凭借一支笔——
不尽财源滚滚来
狄更斯35岁时年收入达到了3800英镑,已经跻身于高收入群体,平生也第一次有了可供投资的余钱。这是他人生的一个转折点。1850年,他创办了发行量高达4万份的周报《家常话》,拥有该报一半的股份。他的作品已成品牌,有了稳定的市场。他使分期连载的小说再度复兴,大多数小说都是先按月连载出版,再成册出书。1855年,《小杜丽》开始连载,共20期,每期稿酬600英镑,狄更斯拿到了有生以来最高的稿酬。1864年开始连载的《我们共同的朋友》也为他带来了1万英镑的天价稿酬。这样的稿酬有多大的购买力?在19世纪中叶,买一套城中大宅约需2000英镑,而一套乡间大别墅也只需要7000至1万英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