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制改革迈出关键的步伐,不仅政策、理论、目标、措施更明确,取得了重大的成效也非常振奋人心。“十一五”时期,出版、发行、影视制作等行业基本完成转企改制任务,全国共核销事业编制17.2万多名,共注销事业单位4300多个;文化市场空前繁荣,如,电影产量由2003年的100部以下上升到2010年的526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再如新闻出版业总资产、总产出、总销售比“十五”时期翻了一番。
而且,截至“十一五”末,共有461个国有文艺院团已完成或正在进行转企改制,共组建了46家演艺集团;全国35家国有电影制片单位、70家电视剧制作机构、204家省市电影公司、293家电影院完成转企改制;十多万家国有印刷复制单位、3000多家国有新华书店全部转企改制,除少数拟保留公益性出版单位外,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地方、高校出版社都已转企改制,1251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制和注册为企业法人。在此基础上,组建了100多家报刊集团和出版传媒企业集团。这些成效表明,文化体制改革实际上已经在向纵深推进,正从改革的深度和广度拓展。
文化公益事业的发展稳步推进,至今年三月,全国各级公共博物馆、纪念馆已有17000多座向社会免费开放;至2009年,全国已有2850个公共图书馆、3223个文化馆、38740个文化站;农家书屋工程自2007年实施以来,已建成农家书屋超过24万个,每个书屋可供借阅的实用图书不少于1000册,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有70多万个20户以上建成。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综合性文化场所,如大剧院、音乐厅等,也快速增加,一个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正在全国形成。
当然,文化体制改革成功地迈出了关键的步伐,并不是说改革已经一帆风顺了,并不是说我们有理由满足了,其实,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目前,与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文化产业发展还是有相当的差距的,据统计,目前我国人均GDP达到了3700美元,文化消费正进入快速增长期,按国际文化发展的经验测算,我国每年文化消费应为4万亿元左右,但实际消费只有1万亿元上下,文化市场的消费潜力巨大。与之相比,我国文化发展的总体水平还不高,我国文化产业仍处于弱势产业的地位。
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还面临着诸多的复杂问题,存在着多重的矛盾,在继续推进改革步伐,往深度和广度拓展的过程中,务必要解决好一些重要的问题,处理好各种矛盾。
首先,要深刻地认识到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主导地位,坚持先进文化的方向,坚持文化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与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满足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尊重文化文化生产差异化、多样性,允许和促进通俗文化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文化建设、文化生产中,既要重视其意识形态属性,也要肯定其商品、产业和经济属性。在坚持先进文化主导的同时,也要尊重文化产业发展的市场规律,注意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当然,文化产业不等于“文化产业化”,“文化市场化”,尊重市场规律和加强监管,是必须统一的。文化产业的发展要坚持文化的健康发展方向。
其次,要正确地认识文化的教化功能和文化的审美或艺术功能的关系。文明时代以来,文化就具有教化的功能,文化发展当然不能忽视其教化作用,但是,文化又具有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满足群众审美愉悦的功能。如果只强调文化的教化功能,而忽略满足群众需求的功能,忽视了文化必须给群众带来愉悦,那么,必将使文化的发展脱离广大群众的需要,让群众产生排斥心理,其教化功能也无从谈起了。在另一方面,满足群众的需要又必须同时坚持健康的发展方向,如果一味追求单纯的娱乐性,那其实是一种对群众文化需要的“假满足”,是迎合低俗文化,助长媚俗文化。这,也不是群众所喜闻乐见的。
再次,要正确处理好基本公共文化服务的发展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关系。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使我们有条件,也有必要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是文化公益性、均等性、基本性和便利性的体现,是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的必要措施。文化体制改革不是要将文化的公益性改掉;发展文化产业,不是将公益文化推给市场。公益性文化机构要确保其“公益性”,不能转“公益”为“私益”,更不能假产业化之名,行中饱私囊之实。振兴文化产业,不能只以GDP增加值为标准,地方政府部门不能巧立名目,把文化园区的建设等改为房地产开发项目。
此外,要正确处理政府文化力量与民间文化力量的关系,把政府的助推力量同民间的自发力量有机结合起来,合力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长期以来,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政府既当“制片人”又当“演员”,支配了大量文化资源,管文化又办文化,这既增加甚至浪费了政府管理的成本和集中来的资源,又制约了民间文化力量积极性的发挥。文化体制改革的深化,就是要让各种民间文化力量释放出能量,创造条件让活跃的民间文化力量来办文化。当然,民间文化力量有分散性,易于流动等特点,不易形成规模,这要靠政府的积极管理,但也要善于管理,科学管理,公正管理。管的是资源向积极有效的健康方向发展,不是管死,不是窒息民间文化力量的积极性。要引导和规范民间文化实体规模化发展,把民间文化资源真正转化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实现政府文化力量与民间文化力量的良性互动,形成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合力。
还有,正确处理好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与保证国家文化安全的关系。开放步伐的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加速,使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进入了大力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的时期,这是必要的,也是急需的。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到,文化不仅有世界性和普遍性,也有民族性和国家性。当今时代,不同思想文化相互撞击、激荡异常激烈,出现了意识形态文化化与生活化的趋势。一方面,文化产品中融入越来越多的意识形态内容,文化越来越成为意识形态的承载者;另一方面,意识形态也越来越向文化靠拢,意识形态的一些内容,以文化的方式表现出来,强烈的意识形态内容,有时带上了文化的“假面具”,越入国境,威胁到国家的文化安全。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注意在借鉴国外文化产业发展经验的同时,强化国家文化安全意识,保证国家的文化安全。
最后,要处理好继承、发挥传统文化的优势与符合时代精神,突出创意特点的关系。传统文化有民族特点,悠久影响等优势,但也有其不易于创新的惰性,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与体现时代精神,表达创新意识等存在着矛盾,必须站在时代的高度,从新认识和解读传统文化,以新颖的创意意识来实现转化,让传统文化焕发时代的光彩,由此,才能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成功转换,也才能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成果能逐步走向国际文化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