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明确指出,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创造出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一项重要举措。这为我们进一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
建设文化产业是方兴未艾、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是国家经济发展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文化的大发展来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带来巨大的促进作用。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党极为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明确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这标志着我党在文化建设的认识上实现了重大突破,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党的十七大又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把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部署。我国文化产业开始步入了一个引导发展、探索试点的阶段。党的和国家一系列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文件政策的出台,从文化产业典型案例的推介到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推选,从民间文化公司的大量涌现到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从一些文化单位推向市场试点工作开展到市场化运作的文化产品日趋繁荣,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春天,具有了更加广大的发展空间,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2010年7月,中央政治局专门就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专题召开了第22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三加快一加强”的文化改革发展总体布局,强调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国家“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高度,明确提出未来五年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回顾我国文化产业走过里路程,应当说中国文化产业成绩喜人。中国社会对文化产业的认识有了巨大的提升,文化产业逐步从理论界的一个边缘化属性,上升为国家发展规划的重要概念。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又进一步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可见,党和国家对文化产业在发展中不断探索思考、定位和规范。
但是,我们也应该承认,眼下,我国文化产业尚处于总量大、水平不高、对国民经济影响还较低的地位,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及其产业体系、经济体系、资本体系对我国文化的强力冲击,以及我国文化产业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深层次问题,我们还有待解决和接受考验。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发展的生机和活力,事关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创造力和持久动力,事关人民幸福安康的精神风貌和整体素质,事关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安全,事关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精神力。因此,在发展文化产业时,我们必须要有民族使命感和国家责任感,要结合产业发展的整体要求来把握特色优势,挖掘、创造、发展那些群众喜闻乐见、健康向上、文明道德的文化产业和打造文化品牌。
其一,要充分发挥文化的创造力,发展具有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龙头文化产业。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是我们民族和国家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但要在现代市场需求和科技发展中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业,就必须把这些资源进行更加合理的有效配置优化,让我们民族的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文化产业又是人文精神的体现,具有思想创新可变性极强的特点,文化创造力的大小将从的活力反映在其发展能力、人才、品牌和资本、科技,以及市场需求和拓展水平对原创产品的创新力等,,所以优化配置各种有可能开发的民族文化资源尤为重要。应选择不同的类别获得突破之,再利用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区域发展,从进而实现整个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其二,要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发挥创新型领军人才的智慧和创造力。人的素质高低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巨大主导作用,尤其对文化这种特殊产业发展更具有无可替代的促进作用。因此,培养、发现具有创新劳动素质的人才,是文化产业能否具有市场发展竞争力和广阔前景的关键。对于文化特殊人才要努力使他们的智慧有效地成为文化产品生产力,使他们能有足够的积极性参与文化行业的经营管理中,这是我们要努力做到的工作。
要重视民间艺术家,他们是文化产业生产特色产品者,也是打造颇具市场竞争力产品的“智慧加工厂”,因而围绕他们以高校为依托,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好民间文艺家的传承作用,让其走入高校课堂,对于特色人才培养,做大作强文化特色品牌可以带动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其三,要建立健全产业法规体系,制定出相关文化同类产品标准。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链条,其要取得发展必须按照市场运行规律进行规范化,因而建立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则是规范化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当前,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立法滞后的制约,建议相关部门应尽快制定《国家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法》,以法律约束文化行业的经营行为,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保障文化行业的经营者的权益。
那些具有市场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文化产品,多都具有其相对独立性,这为消费者购买产品的真伪鉴定带来了麻烦,因此,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尽快制定行业门类标准和权威鉴别机构,以推动文化产业健康、有序地发展,让文化产业发展将在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开放市场的环境下进行,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大发展。
其四,要建立健全促进文化产业创新与执行力。创新是文化的生命,是推动文化产业充满活力的基础,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必要条件。尽管我国的文化产业尚处于发展时期,原有的一些运行机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在深化文化产业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产业运行机制上下工夫。从目前情况看,我国文化产业创新力不足,已成制约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障碍。此外,执行能力不足也成为影响我国文化产业做大、做强的主原因。文化产业要胜任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新决策,必须在创新与执行力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是中央作出的关系到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认真落实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精心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文化业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要精心打造中华民族文化品牌,提高中国文化产业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尽管还面临许多挑战。面向未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将召开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即将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颁布实施,我国文化产业一定会成为支撑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文化中的博弈,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的新的春天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