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的电视剧产量是一年1.4万到1.5万集,而同为影视剧产业大国的美国,全年的电视剧产量据说只有3000集。仅在北京,每年备案的电视剧就有上万集,但不得不承认,高产数字后面,每年的电视剧精品只有几部,这里面显露的是创作源头的匮乏。知名编剧王兴东说,像张艺谋、冯小刚等都不缺大牌明星,主要是缺好剧本。正是好剧本的缺少,才造成改编翻版多了,自主原创少了,旧故事不断被翻出来,甚至被重拍几遍。
这是一个公众并不陌生的信息,“仅在北京,每年备案的电视剧就有上万集,但不得不承认,高产数字后面,每年的电视剧精品只有几部”。这信息不但不能让我们为数量剧增而自豪,相反,要为精品的匮乏和高品质电视剧产品处于稀缺状态,感到尴尬。
笔者以为,电视剧“年产过万精品个位数”至少隐藏着三种病灶。
一是离观众越来越远。电视剧和观众的关系,不是简单地类同于市场上的买卖关系,尽管电视剧要考虑观众的收视,但不能迎合观众的非正常心理和低格调情趣。但现实中,一些人士打着观众是上帝的旗号,用粗制滥造的作品去迎合观众,导致文化消费陷入一种难以自拔的恶性循环。其实,电视剧应坚持通俗而不流俗、不媚俗。一句话,就是不能粗鄙化,但现实恰恰与我们的期待相反。
二是过于短视和功利化。利益成了制作者膜拜的目标,而用注水的方式来争取利润最大化几成下意识选择。电视台靠电视剧贴片广告收回买片成本,剧集越长,广告播出的次数越多。电视台购买电视剧一般要求20集以上,少于20集的作品则很难卖得出去,因为电视台会考虑广告次数、播出时段等问题。如果集数太少,按一天播三集来算,一部20集的电视剧一星期就播完了,不仅在观众中不易有反响,还对广告回收不利。这种情况下,电视连续剧难免要注水。注水现象是功利和短视的最好说明,也造成了影视剧“年产过万精品个位数”的尴尬。
三是正常的理论批评缺席。几乎不论什么电视剧,从开机到首播,总是一片叫好声,很少有批评声,评论成了吹喇叭、抬轿子。这增长了创作者的盲目性,自然不利于精品的出现。另外创作者漂浮于生活之上,也是一个问题。道理很简单,没有扎实的生活积累,就不可能使电视剧精品化,除了漫无边际,就是俗套,难以窥见新意。
从市场承载量来看,据有关人士推算,能在电视台黄金档播出的电视剧一年不过8000集左右,而仅仅在2009年获得发行许可的国产剧就有12910集。必须看到,如今,对商业利益的追逐已驱使一些导演将电视剧这一艺术品降格为平面化的工业产品,编导则成了制作电视剧的熟练工。而当电视剧艺术沦为商品的附庸时,文化的内涵也就被稀释和消解掉了。所以,电视剧“年产过万精品个位数”背后的三重病灶值得反思。(朱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