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广电总局有关负责人透露,2010年我国电视剧产量约1.47万集,为5年来最高,居世界第一。但广电总局同期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每年电视剧产量和播出比为5∶3,近3年来电视剧审批数目和已播出数目比为10∶1,电视剧生产处于“大而不强”的尴尬境地。
毫无疑问,电视剧已成为影响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文化形式。但是,当你看到“每年电视剧产量和播出比为5∶3,近3年来电视剧审批数目和已播出数目比为10∶1”的信息时,谁还会为电视剧产量的“世界第一”自豪呢?如果生产的电视剧都成了“见不得天日”的“东西”,那么,即使生产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部艺术精品产生的社会效益,是几十部乃至上百部平庸之作都不可比拟的。相关资料显示,去年我国投入到电视剧上的资金达63亿多元,但创造的产值不足17亿元,这样的产业现状已经维持了3年。每年生产的电视剧中大概只有10%至20%的戏赚钱,10%左右的戏持平,70%的戏不同程度的亏损(其中约有20%的戏是血本无归)。由此可以发现,所谓的社会效益不仅成为空谈,就是市场效益也是海市蜃楼。
面对“产能过剩”现象,应看到数字的表象下面隐藏着电视剧的诸多危机,如果熟视无睹的话,很可能带领我们走上歧路。而反思当然是多方面的,不过,就笔者的看法,一是要关注质量,二是看电视剧如何跳出消费主义的泥淖。
应该看到,在电视剧市场化和商业化的影响下,有些电视剧一味追求商业利益至上,一味考虑的是如何回笼资金、扩大投资回报,结果往往是把一部艺术品变成了粗制滥造的工业品。如电视剧在剧中见缝插针做了许多有形无形的广告,这些无所顾忌的商业行为产生的负面影响就只能是作品昙花一现,始终形不成大的气候,最终导致电视剧的格调低下,最终失去的是观众乃至电视剧的希望和生机。
并且,在消费主义的裹挟下,不少电视剧已经迷失了方向。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学者对消费主义背景下文化工业曾进行过激烈的批判:大众成了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被技术手段和商家所强制与操纵。马尔库塞和霍克海默将这种文化概括为一种“肯定问话”,其本质的缺陷就是文化作品“意义”的丧失,表现在文化生产的工厂化、工艺化或制度化,文化产品可量身定做、机械复制、批量生产。而标准化的、大量生产的文化产品必然使受众丧失自己主题的思维和语言乃至思想,取而代之的是感性化、同质化和简易化倾向。学者阿多诺称之为“意义的危机”,指出真正的文化应该是具有否定性的文化,否定的艺术应当具有批判功能。但是,当我们的电视剧成为平面化的工业产品,沦为商品的附庸时,这不是“意义的危机”又是什么?而在这种事实下产生的电视剧如果能赢得公众的信赖,恐怕才是怪事。
应该明确,电视剧平庸之作再多,屏幕也不能繁荣。电视剧的艺术创作者惟有从良知出发,真正把电视剧当做艺术品来创作,才是正道。面对电视剧近半剧集“打水漂”,我们的反思恐怕才是刚刚开始。(朱四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