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行政院主计处”日前公布了台湾第三季的经济成长率,达9.98%,数字亮丽。确定今年已知前三季的成长率,依估算若出口厂商能多增加一亿美元以上订单,则全年的经济成长幅度将超过10%。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发表社论指出,台湾前三季经济表现不坏,但是这样的表现只能算是“继往”,还不能算是“开来”。要做到后者,行政当局须要再加把劲。
全文摘编如下:
这样的成长力道当然多少与2009年的颓势有关。当时,在全球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各地GDP数字都极为难看,于是“基期”数字就被压低。日前“主计处”所公布的数字是今年相对于去年,在基期值压低的情况下,成长率当然也就偏高。预计到明年,台湾的经济成长又回到约4.51%,也就是大萧条来袭之前的水准。因此,2008至2010年之间的先落后起,大致反应出自萧条谷底回升的景气波动,但不宜解读为“自此海内外情势一片大好”的全面荣景。
虽然今年前三季的亮丽表现是肇因于去年偏低的基期数字,但我们还是可以就这一段景气循环的起伏历程,做一番比较。景气波动有落有起,而表现好坏的标准,就在于滑落不要落得太深、弹起要起得幅度惊人。在亚洲四小龙之中,韩国2009年衰退的幅度最小,但今年反弹也就有限。如果2008年定基为一百,则韩国这两年的净增幅为6.5%。四小龙中今年表现最佳者为新加坡,年成长率为14.5%,而两年净增幅为13.01%。同样的计算标准,得知台湾与香港过去两年净增幅分别是8.55%与3.61%。就亚洲四小龙相比,台湾的反弹力道次强(仅次于新加坡)、两年间净成长值排名第二。这样的表现应是值得肯定的。
如果要细究去年到今年反弹强劲的原因,则“主计长”石素梅的解说堪称中肯。她说,GDP大幅成长的原因主要是今年出口表现佳,以美元计价的海关出口增幅达33%,金额2727亿美元则是历史新高。民间投资也挹注不少,总额达两兆两千亿元,实质成长率31.91%,创近45年来新高。但石素梅解释,民间投资增加,是因为景气复苏,为因应国际大厂扩大释单,以及日圆升值带来的转单效应,岛内科技厂陆续扩充产能;此外,大陆劳动成本上升,也提高对台湾电子和机械产品的需求,进而推升投资动能。
石素梅的解说让我们有些喜悦,却也有些忧虑。喜悦的原因是因为台湾的民间投资终于在沉寂甚久之后有振衰起疲之势,而一改以往台湾成长太过仰赖单一出口引擎的病态格局。我们所忧虑的是:这些投资的成长也多集中于电子电机产业,其动能也是间接源于外销订单的成长。相对而言,当局过去两年一再大声呼喊的新兴产业,却是进展有限。
举例而言,我们的精致农业推动始终看不到什么大格局的跃进;文化创意产业除了海外吴季刚等零星喜讯,也未能明显突破;生技制药业最关键的一环超级育成中心(SIC),仍因少数人对202厂开发的不理性杯葛而原地踏步;国际医疗推动所需法源(医疗法专章修改)也还躺在立法院待审;云端运算等相关产业方案像是包山包海的杂烩,也还没有找到台湾的利基;与文创密切相关的机构NCC,其组织法若不修改则运作根本动弹不得。如果这些当局所想要推的新产业始终不能落实,则台湾偏重电子电机外销的取向,就难以导正。万一欧美经济情势不如预期,台湾出口成长的引擎就有再度熄火的危机。
整体而言,我们认为马当局走“两岸开放”这一条路绝对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从消极面看,台湾现在仰赖电子、电机、光学产品外销的产业架构,必须要靠稳定的两岸环境。从积极面看,开展大陆板块也才能为台湾带来绝佳的布局契机,为我们在ICT传统重点之外开辟第二春。总之,台湾前三季经济表现不坏,至少使马当局不致有失业率或其他经济数据的压力。但是这样的表现只能算是“继往”,还不能算是“开来”。要做到后者,行政当局须要再加把劲。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