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   文化社会

大陆青年拒绝崇洋 反思台湾民主

2017年08月16日 10:1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旺报》16日发表自由撰稿人雁默的评论说,回首百年,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吹起了白话文运动的号角,改变的疾风迅速在青年阶层掀起巨浪,两年后“五四运动”爆发,在当时,不少人认为,“崇洋”,学习西方,是救亡图存的政治正确。

  百年后,美国《华尔街日报》揭露,中国年轻一代不再崇洋,在他们心里,中国已然是个伟大的国家。相对的,美国人一直坚信,只要与西方充分接触,中国人终究会接受西方价值,事实却是,中国年轻一代认为西方值得复制到中国的东西并不多。

  就该作者者对大陆青年的观察,拒绝崇洋的根源从表面上看,是硬实力构筑出了大国自信,但从思想上看,“一切都应该透过彻底的辩证”,这才是民族自信的深层原因。

  作者认为,在唯物思考的风气下,大陆人更倾向于相信客观数据、事实、能被量化的结论,并据此对抽象知识展开辩证,如民主制度,社会价值,历史视野等。更不用说,对科学与科技的信仰了。

  结论如何尚且不谈,在辩证过程中,青年学习到的是证据的追寻、逻辑思维、与对客观事实的尊重。

  在台湾,对民主制度的辩证,远少于大陆,因为台湾人几乎是毫无悬念地接受了西式民主,但在中国大陆,却反而有机会去辩证民主的本质。台湾民主的负面经验,已经成大陆青年批判西式民主的绝佳教材,少了文化语言的隔阂,台湾的民主乱象,意识形态的争端,自由言论的偏激发展,更透明地呈现在普罗大陆青年眼中。

  现阶段,许多大陆青年心知中国在软实力上,还落后于西方,但他们坚信硬实力只要到了一定程度,就能带动软实力的增长。在达到此目标之前,文科的青年学生较为辛苦,因为大众仍然比较重视理工如何推升进步,并也已确实在科学、科技上看到扎实的傲人成果。

  台湾人不能不知的是,大陆青年世代也在鞭策着社会软实力的进步,无论是文学、艺术、通俗娱乐、人权价值或是文明素质。即便“仇中”思维肆虐台湾,推升了对岸的情绪,许多大陆青年仍认为台湾还有值得学习的地方,而笔者认为,台湾“被学习”的时间不多了,优势项目也在快速减少中。

  文章认为,相对于台湾,大陆青年的民族主义思维较为高张,但这必须从一个相对落后发展到富强国度的心理状态中去理解:中国人的富强梦,已然做了百来年,也是时候再度超前世界了。若少了民族自尊的建构,进步的节奏恐怕不会这么快。

  从胡适的时代与今日中国的比较,不可否认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巨大影响力,一个以自己的方式走向富强的国度,当然可以摆脱崇洋心态,尤其,中国大陆不乏丰富的历史经验,去辩证为何今日的西方文明千疮百孔。

  只要不停止自省,相信不久的将来,世界最优秀的文明,确实就是在中国。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