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旺报》今日发表社评表示,近期两岸交流显现的一些新气象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同样重要。社评针对两岸青年交流发表建议,一是扩大交流规模,平衡交流资源。二是精心设计交流专案,把对方当自己人对待。三是在共同记忆中找回“同属中国人”认同。社评认为,青年交流的实质推动还有赖双方真正的意愿。大陆的姿态和行动无疑展示了这种意愿,但民进党却似乎还不温不火。蔡英文心心念念“为青年所想”,也到了起而行时刻了。
社评摘编如下:
两岸政治互动停摆,青年交流仍继续开展,而且出现一些让人兴奋的新势头。一位名“taiwanblue”的青年最近在天涯论坛发表“我是台湾人,欢迎大家一起交流”帖子。大陆网友纷纷提问,许多涉及“统独”等诸多敏感话题,这位青年答得理性、真诚,被大陆网友评价“中肯、靠谱”,表示“理性的湾湾可以多交流”。
另一则消息是台湾170多名青少年学生,近日在福建三明参加客家之旅夏令营。他们参访客家祖地,学习中医、武术、剪纸、书法。台湾学生表示,此行对中华民族厚重文化和悠久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一定还要再来三明”。
这两组交流,一个线上,一个线下,一个理性对答,一个深度参访,结果都让两岸青年更好地了解了彼此。
近期两岸交流显现的一些新气象有助于我们重新思考,交流的深度与广度同样重要。
我们建议:一是扩大交流规模,平衡交流资源。目前,入台和登陆总人数依然偏少。寄望为数不多的台生或陆生去影响两岸青年整体心态并不现实。受政治气氛影响,新学年陆学位生报名人数大减约二成。教育交流不应受政治影响而退步,双方都应广开门路,用更大智慧吸引更多青年学子到对岸学习读书。
另一方面,要打破资源垄断,让普通青年成为交流主体。台湾青年约690万人,到过大陆的只占一小部分。按人次来算,部分青年已到大陆10余次,更多人并没有机会到大陆看一看。尤其台湾中南部地区、非名校学生应该更多参与到交流中来。大陆也是如此,“985”、“211”高校以外的学生应当拥有更多平等机会赴台。
二是精心设计交流专案,把对方当自己人对待。7月底在厦门举行的大陆台生台湾史暑期研习营就是不错的案例。研习活动主题为台湾史,课程设置包括中国制度史、明郑史、台湾宗教信仰概论、荷据时期的原住民、台湾社会经济史等,让台湾学子从更宽的视角看待历史,增进共同认知。
青年交流也涉及不同群体,应当因人而异。对初来大陆者,多注重文化、历史层面的认知和瞭解。已建立熟络感的台青和陆青,应搭建更多对话平台,议题当然不限,统独问题、社会变革、历史看法、内政外交都可以谈。对有意愿西进就业的台湾青年,大陆应当一视同仁,开放包括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及政府机构招聘台生的大门。有志赴大陆创业者,大陆更应给予“精准扶创”,在融资、税收等领域给予国民待遇。
台湾对陆生亦如是。从开放大陆学位生迄今,已有近万名大陆学子在台求学。对这些陆生,台湾应更加善待,尽速让陆生纳入健保,有可能的情况下,松绑“三限六不”,让陆生在台也有归属感。
三是在共同记忆中找回“同属中国人”认同。“2016上半年国族认同民调结果”显示,台湾民众有84%自认为中华民族,但仅46.8%认为自己是中国人。最主要原因在于,两岸青年间没有集体历史记忆,在彼此的成长中长期缺失。
找回“同属中国人”认同,需要让两岸青年共同成长。近日,大陆地方政府推出“一对一交流”。150名台湾青年与150名大陆青年,共同前往福州、厦门、泉州等地展开为期9天8夜的参访,结下深厚情谊。
两岸青年彼此都有一层距离感,当局和民间应当共同营造一个温馨、开放的交流环境,无论线上还是线下,让青年愿意跨出这一步去接近对方。有了共同生活和记忆,年轻人之间建立信任,心有灵犀,两岸关系就会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
当然,青年交流的实质推动还有赖双方真正的意愿。大陆的姿态和行动无疑展示了这种意愿,但民进党却似乎还不温不火。连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近日都发话:“国共世仇已和解,民共为何却不共戴天?”言外之意,无论从务实的考量,还是两岸长远之路看,改变僵局都是可能的选项。况且,蔡英文心心念念“为青年所想”,也到了起而行时刻了。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