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公报》今日再次针对两岸服贸协议发表评论说,早在两年多前两岸就已签署了服贸协议,但由于民进党政客极力阻挠,台湾“立法院”迄今未开始审查服贸协议,导致该协议迄今不见天日,生效之日遥遥无期。台湾可谓“起了个大早,却赶了晚集”。
评论摘编如下:
最近《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CEPA)框架下的新协议在香港签署,协议将令内地与香港基本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根据协议,内地对香港服务业全面或部分开放的部门有153个,占世界贸易组织全部160个服务贸易部门的95.6%,当中就“商业存在”的服务模式有62个部门对香港实行国民待遇,进一步便利法律、会计、建筑、保险、银行、证券等专业及个体工商户。内地与香港的各界人士认为,服务业的繁荣与创新对两地的经济发展和转型而言意义重大。这对香港来说是一个好消息,但看在台湾业界眼里却是焦虑不已。
中国今年也与韩国签署了包括服贸、货贸在内的自由贸易协定,最近韩国国会也通过了这份协定,生效期指日可待。大陆多与一个地区或国家签署服贸协议,意味着台湾服务业将来进军大陆市场又多了一个对手。而最令岛内业界扼腕的是,早在两年多前两岸就已签署了服贸协议,但由于民进党政客极力阻挠,台湾“立法院”迄今未开始审查服贸协议,导致该协议迄今不见天日,生效之日遥遥无期。台湾可谓“起了个大早,却赶了晚集”。
两岸服贸协议是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后续协议之一,是落实ECFA的重要里程碑。大陆向台湾开放80多项措施,当中涉及到像金融、电信等现代服务业,也有涉及到环保、翻译、美容、建筑、医疗等贴近民生的行业。尤其大陆允许台企可登陆独资设立医院、金融、电子商务、批发零售等,这些都是中国大陆当时未曾对外资开放的优惠措施。可见,大陆在服务业方面的开放幅度不仅大于台湾,而且还给予“独家”优惠。大陆方面多次强调“愿意首先与台湾同胞分享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在两岸经济合作中照顾台湾同胞的利益,在对外开放的时候先一步对台湾开放,或者对台湾开放的幅度更大一些,促进两岸经济融合与共同发展”,并不是空话。
此外,鉴于岛内业者担心开放市场是否会冲击本地服务业,两岸服贸协议也未雨绸缪地设定了“避免负面影响条款”:受影响一方可临时要求另一方进行磋商,并寻求方法加以解决。所以,万一台湾业者觉得自己利益受损,可根据该条款要求与大陆方面磋商相关事宜。可见,服贸协议考虑周详缜密,处处为两岸业界着想。
台湾经济近年复苏缓慢,亟需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和能量。服贸协议虽然不是治疗台湾“闷经济”的万灵丹,但起码为岛内业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更优惠的政策。尤其台湾服务业起步比大陆早,水平也相对较高,若能抓住时机,相信能在大陆闯出一片天。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