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旺报》16日发表社评指出,两岸关系解冻后,台湾流行文化产品走向“地上”、变成“大众传播”,风靡大陆。针对文创产业,大陆可以和台湾携手合作,利用台湾自由创作空间与市场竞争培养出来的创意与市场力,打造大陆品牌,进而创造两岸共同品牌。
社评摘编如下:
纵然在两岸隔绝敌对时代,台湾流行文化就不断穿透大陆市井民众,尤其青少年与青年族群的娱乐生活,透过娱乐内涵的长期影响,对大陆民众的生活态度与价值观也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早期邓丽君如此,目前偶像剧与电影获得市场化地位后,更是如此。
稍微留意两岸关系的人都会发现,两岸关系解冻,台湾流行文化产品从“地下”走向“地上”、从“个人流通”变成“大众传播”,甚至受到鼓励后,更是风靡大陆,因而掀起“台流”风。以偶像剧为例,从《流星花园》、《海豚湾恋人》,到《恶作剧之吻》、《命中注定我爱你》、《败犬女王》、《下一站,幸福》,及才刚播毕的《犀利人妻》,以及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都是台湾制造、红遍两岸。
大陆青年观众喜欢台湾偶像剧与青春题材电影,有其文化结构因素。首先,台剧场景、画面、人物装扮、服装等充满梦幻气氛,可以满足观众追求梦幻心理;其次,可能是其中浓浓“台湾味”,让大陆观众透过台剧,投射到对台湾宝岛的好奇与想像。当然,台湾市场激烈的竞争环境让台湾影视圈从企划、制作到演出人员都具有非常高的市场敏感度,也应该是重要原因。
偶像剧外,台湾的流行音乐更是强项。台湾创作人拥有自由创作空间,台湾历史又经历风霜,从殖民时期到民主与威权的冲撞,各种不同的文化融合成多元丰富的风格,让台湾流行音乐有红到对岸的魅力。常到大陆的台湾人士会发现,在大陆逛街,店家播放的背景音乐常常会是台湾的流行歌,电台选播的歌曲、广告与节目进行的节奏,和台湾的广播节目极为相似。
台湾的文创实力虽强,却都是靠着民间的力量穿透对岸甚至亚洲。若与韩国比较,台湾就少了策略的支持,否则台湾文化力对台湾的贡献绝不仅于此。台湾如何以韩国为镜,把偶像剧、流行音乐产业化,进一步把台式生活创造成台湾品牌,行销大陆与国际,让文化的软实力,转成具体产业价值,这需要台湾整体策略支持。
大陆正大力发展文创业,台湾有很好的机会利用大陆市场提升文创实力,透过文创产品创造台湾产品更大品牌价值,并进一步将两岸品牌推向国际。台湾虽然不必期待当局“宏观调控”指引方向,但当局仍然必须拟定整体发展策略,协调相关产业发展步调,并提出具体支持政策,导引市场发展,以汇成巨流。大陆也可以和台湾携手合作,利用台湾自由创作空间与市场竞争培养出来的创意与市场力,打造大陆品牌,进而创造两岸共同品牌。
[责任编辑: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