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光石化”案即将举行第五次项目小组环评审查,环保团体大动作反对,让人想起陈水扁当局执政时期的场景,只是,这一回应付难题的是马英九当局。台媒《中国时报》20日发表社论说,“国光石化”案反应了台湾产业升级与转型的困境,但是,碰到问题只能解决问题,台湾土地有限、资源有限,在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只能是选择题而非是非题。如果还有选择,马英九当局应当断则断,找出最适当方案,如果外移是必要的选项,那就大胆施为,不要让争议拖延成无解的政治纷争。
文章说,石化产业具有高度产业关连性,许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都通过政府政策主导,大力推动石化业,台湾亦复如是,石化业也为台湾经济带来大量外汇,对经济成长有实质贡献。但是,环保意识抬头之后,此一高耗水、高污染产业,也成为社会之痛,根据台当局“环保署”的统计,从一九八一年到二○○二年的廿多年之间,台湾重大环保抗争中,与石化业相关者就占了将近六成,公害纠纷也不断,多数民众认可石化业对经济发展的必要,却不认同石化厂建在我家后院。当初,台塑六轻在宜兰建厂不顺,改在云林。自此之后,台湾再要发展石化业即困难重重。
即使石化业对经济产值贡献巨大,但早在一九七八年,台当局经济部门负责人即接受世界银行经济学家巴拉萨(Balassa)的建议,认为“非产油地区应发展技术密集工业,不宜发展石化业”,一度搁置五轻厂的计划。这项政策的决定使得台湾工业逐渐转向能源消耗较低与技术密集的工业,并促成了新竹科学园区的开发。
一九八○年代,全球石油危机解除,让石化工业再次成为发展目标。直到一九九○年代政治开放后,环保抗争运动又让石化业发展异常艰辛,陈水扁当局执政时代,接受了石化业仍需发展的论点,拍板定案“国光石化”案,当时环保团体同样全力抗争,环评委员阻却无效,还爆出时任“行政院副院长”的蔡英文直接去电关切。为了这个政策决定,时任台当局“行政院长”的苏贞昌公开道歉。但苏、蔡同时签署反“国光石化”联署的同时,某种程度已经让“国光石化”案成为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不可逃避的议题。
基于产业群聚的必要,云林仍是首选,但已经接受台塑六轻的云林人,却再不愿意多一个“国光石化”;与云林相邻的彰化大力争取,国光石化决定落脚彰化时,台当局绝对没想到来自环保团体的压力会这么大。然而,反对“国光石化”的不只环团而已;吴“内阁”新进“阁员”之一的“公共工程委员会主委”李鸿源就签署反“国光石化”。他的理由非常简单:彰化和云林同属台湾地层下陷最严重的区域,不适合再发展石化产业。
台当局经济部门在化解环保争议时的说法时,一概强调所有的环保需求都订定最高规格,不必担心中华白海豚的生存,因为有回游的廊带。问题是:要回游就是有影响。台当局经济部门也强调,老旧石化厂必需淘汰,“国光石化”不建老旧厂区就不能除役,对环境影响更大。问题是:“国光石化”也会老,十年之后,台湾是否还要面临一次要不要另一个“国光石化”的争议和讨论?
社论最后说,大自然就是基层民众的生计,陈水扁执政时代既已考虑外移方案,马英九当局确实应该审慎检视石化业外移的可能性,不要率尔耗蚀老天赏给台湾的美好环境。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