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美国打车软件冲击台湾出租车市场

2014年12月24日 15:04: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中华日报》24日社论指出,美国线上叫车服务Uber在旧金山成立已逾4年,中文音译为“优步”十分传神。“优步”去年6月进军台湾,挟其叫车便捷、车辆多样、订价灵活等优点,让消费者为之惊艳,大有“远来的和尚会念经”之势。但因违逆法令及制度,不仅消费者缺乏保障,也严重威胁台湾出租车司机“小黄运匠”生计,无端搅动一池春水。

  今年7月7日,台湾计程车驾驶员工会及全民计程车司机协会,发动近千辆计程车包围“交通部”,群情激动抗议“优步”违法经营,更有人当众烧毁营业登记证。因“优步”悍不让步,迫使“交通部”转趋强硬,确认“优步”违法营运,迄本月19日已开罚480万元(新台币,下同),同时吊扣每车牌照两个月,并将祭出勒令停业手段;台当局公路总局还订出目标:每天开罚60万元。山雨欲来,台当局俨然已到了和优步摊牌时刻。

  近年来全球饱受低薪及高物价之苦,“分享经济”概念趁势崛起,诸如家中闲置房间、车辆、设备及才艺均可分享,买方享受低于行情的服务,卖方藉此贴补家计,互蒙其利。提供媒合的中介平台或移动 APP也勃然而兴,造就许多勇于创新的科技新贵,“优步”即为车辆分享平台翘楚。38岁的“优步”执行长卡拉尼克,是洛杉矶加州大学中辍生,迄今拥有近千亿新台币身价。谷歌风险投资部门参杂“本梦比”估计,“优步”长期估值达二千亿美元。

  所谓“大破而后大立”,破坏性的创新难免冲撞现有制度及法令,给传统业者带来竞争与痛苦。但站在鼓励创新立场,现代国家和经济体大多抱持宽容态度,让创新行业在初期处于几近“畅行无阻”的礼遇,直到站稳脚步再导入正轨,这对传统业者虽然不公道,却只能视为创新的必要之恶。

  四年多是一段漫长时间,创新行业“优步”应已通过存活考验,不容继续游走灰色地带。吊诡的是“优步”以外资身分在台登记“资讯服务”,实际却经营小众运输,旗下车辆全为白牌车,司机也无职业驾照,其官网极力宣传高贵不贵、优雅服务、安全可靠,但完全看不到公司所在地及客服电话,所有连络全赖 APP及网路,任由“优步”说了算。没事一切美好,一旦出了事,消费者连找谁理论都成问题。

  台湾“优步”何其有幸,运转以来未出大错,民间乃出现支持声音。相对的,“优步”在其他国家曾发生不少憾事,强暴、抢劫、飙车所在多有,与台湾“优步”形塑的完美形象大相径庭,“优步”乃能在台湾以单纯平台自居。如果类似国外的公共安全事件在台湾发生,消费者又求偿无门,指责台当局纵容声浪将铺天盖地而来,“交通部”硬起来自有道理。以美国各州为例,一旦使出公权力,“优步”最后都选择与当局妥协,“柿子挑软的捏”果然是硬道理。

  创新要让生活更美好,也应增加税收,用来改善人民生活。但许多科技或流行产业,往往也是善于运用定价转移及免税天堂的高手,苦哈哈的公共财政只能睁着眼睛看着钱兴叹。台湾“优步”既然服务那么完美,想必能为台湾增加不少税收。“交通部”已被迫和“优步”宣战,“财政部”岂能“在旁纳凉”?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