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上,看郭台铭与柯文哲的对话,真正令人关注之处,其实不在个别企业是否“出走”的问题,而在政治与经济长期悬而未解的背道而驰;或者更准确地说,是台湾政治长期对经济的凌压、箝制和扭曲,应该如何解决。至少,民主选举应对政党或候选人的经济诉求进行相当程度的检验,而不是可以任人信口雌黄。从民进党对此事的闪躲看,它知道避免回应是上策;而大剌剌抢答的柯文哲,则显示他不知所云。
政治和经济,绝对不是两条平行线。民主的目的,是在透过政治的手段,解决人民生活的各种问题;亦即,“民生”就是政治与经济的交集。当然,民生的定义很广,近者如食物交通、社会福利,中者如医疗照护、劳动薪资,远者则如产业发展、愿景等。选举时,候选人最容易操弄的就是那些民众切身的民生议题,因而不断有所谓的“利多大放送”;在这种情况下,狡猾的政客掠夺了当下的选举利益,却把政策的后遗症留给下一代或其他人去承受。
郭台铭的话被民进党和“独”派媒体大批特批,直指他不“爱台湾”。其实,正是由于他的直爽性格,才会把话说出来,这些话绝不是只有他一个人的想法,而是大大小小许多企业家的心里话,只是没像郭董那样用直接了当的方式来提醒大家,这就更值得“经济选民”乃至于关心台湾前途的所有选民深思!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