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个月的“二○一三台南美食节”系列活动今天开幕,台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整合全市小吃资源,还编印“i护照”,让所有美食爱好者都能按图索骥,玩得过瘾,吃得开心。台湾《中华日报》16日社论指出,在台湾食品安全风暴频传的此刻,台南市政府应督促业者更重视食品安全卫生,并加强稽查工作,让民众可以放心在台南享受美食。文章摘编如下:
“台南美食节”已迈入第三届,经过前两届的努力,已成功建立在地美食品牌与小吃的知名度,网站上搜寻“台南美食”的资讯也大幅增加。今年美食节从全市各区遴选出三百一十九家美食店铺,分为八大美食区,提供完整的介绍与行销。同时举办美食集点红配绿、美食集点马拉松、美食讲座等活动,想要品尝美食,到台南来准没错!
“一方水土出一方美食”,在都市形成过程中,有如熔炉般的汇聚各方人口,不同的饮食习惯,经过长时间的融合,往往激荡出独特的风味。台南是全台湾最早开发的城市,三、四百年来历经不同文化洗礼,饮食内涵深厚多元,尤其各类小吃更令人吮指回味,造就台南成为“美食之都”。到底什么是台南的味道?饕客各有自己的喜好与诠释。
早期台南美食大多散处在各地的路边摊,有些则聚集成市,较有名的有“沙卡里巴”、“石舂臼”、民族路夜市、“下大道”等处。经过道路开辟与都市变迁,很多摊贩集中市场早已烟消云散,或者移转他处另起炉灶,但不乏小吃摊百年飘香,已经传承好几代,也有不少摊贩引领新口味、新观念,投入台南美食行列。“台湾美食甲天下,台南美食甲台湾”的印象,早已深植人心。
为介绍台湾多元美食风貌,台湾“中华邮政公司”今年八月首度发行以小吃为题材的邮票,选择在小吃发源地─台南举办发行典礼,让人更加感受到台南小吃的魅力。台南小吃种类繁多,用料实在又可口,还蕴藏着浓厚的家乡味与人情味,这些庶民料理近年来逐渐走向精致化。
随着时光转移与人口流动,不少台南小吃在其他县市开枝散叶,有些甚至青出于蓝更胜于蓝,台南在地小吃美食如果故步自封,很可能遭致“后起之秀”严重挤压。近年来台湾出现美食与文化、观光结合的趋势,把美食与旅游包装成“套餐”,并充分运用网路功能,做为行销利器,台南小吃业者不能与此潮流背道而驰,应该突破窠臼不断精进。
近来台湾食安问题层出不穷,塑化剂、毒淀粉、黑心油等相继被踢爆,使消费者“食”在不安心。美食小吃是“食”的重要一环,台南美食又是“幸福城市”的最佳口碑,不容出现任何差池,台南市政府在推荐美食店家之前,一定要做好把关工作;在推广台南美食之时,好不好吃尚属其次,最该特别在意吃得安不安全。
要长保“美食之都”地位,台南市政府应积极辅导与监督,要求业者注意安全卫生,维持卖场整体环境清洁,从食品采购、运输、贮存、解冻、调理、贩卖,都必须遵守严格规范,还应拒绝采购来源不明的货品,减少塑胶或免洗餐具的使用;对于优质业者应予奖励推荐,反之则应督导改善,“食”在台南才会更有保障。
[责任编辑:李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