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假油问题延烧 台媒呼吁消费者勿需恐慌

2013年11月15日 09:23: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台湾黑心油事件爆发至今,已近一个月,延烧的情况,就像过去瘦肉精、塑化剂,雪球越滚越大、恐慌越来越深。台湾《中央日报》15日发表专栏文章说,、随着争议越来越多,焦点却似乎越来越模糊,缘因于恐慌扩散以后,消费者的信心自然动摇,形成一定程度“有理说不清”的非理性舆论。而公权力部门由于延烧范围太广,难求迅速灭火,以致动辄得咎。危机要如何解除,仍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

  要知道,食品检验需有特殊定向,针对某种可能毒素下手,始有意义;不可能像神农尝百草,一天随机中毒四十四次,做到百毒不“漏”的地步。何况许多先进国家和地区,也只能就某些指标,例如脂肪酸,进行检测;至于符合指标者,是否真的纯度百分百,谁也没把握。加上现今上下游产业分工的关系,主管机关也很难在各类跨业食品之间建立防火墙,灭火工作更形困难。

  其次,食品安全问题,不比毒品或药品,对于身体的危害机率,往往见仁见智。许多食品添加物,在国际间也不见得有具体的限制标准。如果吃食用油吃到体内亮红灯,实际多是要“异乎常人”的大量、长期使用,才可能累积到危险的剂量。明乎此,则消费者的恐慌,或许不必如此杯弓蛇影,按照一般健康饮食的原则,多数毒素还是可以避免的。

  至于检验单位和台当局当局的责任问题,可以预料,在现有经济环境和产业分工的条件下,类如瘦肉精、塑化剂、黑心油等食安危机,必定还会层出不穷。台当局首要任务,应在稽查最源头的食品生产环节,例如各种进口原物料或食材,与市面上贩售的数量与价格,是否相侔?如果差距太大,则其中必有搀混,是显而易见的道理。同时建立危机处理的标准程序,将有限的检验人力,灵活调配,以便第一时间开始行动。消费者也该镇静自持,平日养成健康习惯,才属自求多福之道。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