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企重振诚信道德与社会责任 刻不容缓

2013年11月11日 10:02:00  来源:中国台湾网
字号:    

  最近台湾黑心油连环爆,而且如滚雪球般愈滚愈大,连横跨两岸、过去值得消费者信赖的知名食品企业也涉及其中,令人错愕嗟叹。消费者不禁要问,企业诚信与良心到底在那里?莫非已是“利益摆中间、诚信伦理放两旁”。

  台湾《中央日报》11日发表淡江大学财务金融学系教授李沃墙的特稿文章说,不可讳言,诚信(integrity)经营可说是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CSR),而伦理(ethics则为生财之道。企业的诚信经营与社会责任实践已成为国际认同之企业经营原则及核心价值,亦是企业成功的础石。换言之,一个企业若重视诚信与伦理(ethics),则企业本身将是最大的受益人;一旦失去诚信,则将付出极大的代价。财务学者的研究亦指出,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与财务绩效成正相关,允有其道理。

  清代红顶商人胡雪严所提出的经商箴言:“商道即人道”、“信誉就是钱”,不仅为后世企业诚信与伦理立下榜样,亦是企业永续经营之道。遗憾的是,台湾近十几年来却陆续出现企业左手高捧企业诚信与强调社会责任,而右手却行诈欺、背信之实,诚信道德恐早已束之高阁。坦然言,这些企业虽一时日进斗金,但却造成社会及经济巨大的损失。往例斑斑,足为佐证,如几年前喧腾报章、轰动社会的博达案、力霸集团违约案。唯不同的是,近年来食品安全诈欺事件层出不穷,从塑化剂、问题酱油、毒淀粉、胖达人假面包、劣质混充米,再到目前的黑心油事件接二连三引爆,其所酿成的社会损失,和前述事件应不遑相让。以大统黑心油而论,其过去的不法获利可能高达一、二十亿台币;但消费者却已食“毒”下肚。又前年的塑化剂事件更是让民间的消费减少八十亿元(新台币,下同),对消费者信心及经济的长期负面冲击不可等闲视之。

  作者以为,台湾正处于一个多元开放的民主社会,更需要道德重整来维系。因此,建立企业的诚信经营环境及诚信文化,实刻不容缓。据悉,全球目前已有一百多个道德重整组织,亦各其不同目的:特别是在日本,道德重整对企业有很深的影响力,足为全球企业的学习楷模。

  文章说,台湾自2000年起就开始在当局、企业、与民间组织的合作下,开始倡导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包括:天下、远见、商业周刊等杂志,均各透过奖项、调查及报导的方式进行推广,而时至今日,企业社会责任于台湾已不再是个陌生的概念,但依然发生如此多的遗憾事件,实有必要在进一步检讨。台湾在历经这些食安事件后,已有不少专家学者呼吁要修法、对不肖业者严惩重罚、或是设立食品警察及“食品安全保护基金”等治标之道;此外,作者也建议,在治本方面,台当局更应提倡企业道德重整运动,并规定食品从业人员都要参加食品安全法规、科学知识及行业伦理道德课程,也要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率,避免讯息不对称而受骗。

  古代有云:“为富不仁”,其意是说商人若只将赚钱视为经营企业唯一的目的,而失去人性中的良善,即使家财万贯,也称不上有真正意义道德的人生,甚至还遗臭万年;诸者谓,企业生于社会、成于社会,若无优质的社会,就无优质的企业。质言之,企业要受到社会肯定与尊敬,必须善尽社会责任,秉持诚信经营,应可为当今企业经营者明鉴。

浏览精彩评论 进入评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杰]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