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水灾重创台湾,在积极抢救、安置告一段落后,当局痛定思痛,于日前召开台湾治水会议。台湾《工商时报》15社论表示,台当局“行政院长”吴敦义全日坐镇会场,并明确表示明年的治水预算将近800亿元(新台币,下同),所有重要河川都将纳入整治计画。“经济部水利署”则强调,将就影响公共安全至鉅的急要段河川,加强疏浚,希望在明年汛期来临前,完成7000万立方米的疏浚量。
综观吴揆和“水利署”的发言,凸显整治、疏浚河川不只是今后当局施政的重中之重,而且由于台湾在每年的台风季节,几乎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灾难,因此治水疏浚不只是施政的要务,还更是急务,也就是必须要有时间概念,务必要赶在明年6月汛期来临前完成疏浚,才能保障河道沿岸居民不受土石流的肆虐,以及下游民众不致受到淹水之苦。
社论表示,从这个角度来看,治水疏浚就如同救火一般,乃是必须跟时间赛跑的急务。也许因为有这样的体认,“行政院”所提“莫拉克灾后重建特别预算案”,“立法院”在本周一委员会初审阶段,针对1200亿元的预算只象征性的删减0.3%,即迅速予以通过,以便能够尽早启动灾后重建的计划方案。
不过,尽管包括执政当局与“立院”朝野党团都对加速治水展现高度共识,但在实际执行阶段,是否真能迅赴事功,于明年台风季节来临前完成紧急必要的整治疏浚,如果从过去的经验来看,实在是令人难以乐观期待。
社论指出,何以对紧急治水疏浚的成效不敢乐观期待,其中的症结关键,其实就在于政府体系在执行公务时,通常比较在意的是行政程序的完整无瑕,相对的也就比较不会特别注意时效的课题。另外则是在执法任事时,往往拘执于“法条成规”,不敢变通从权,以致到头来往往错失时机,甚至因小失大。
首先就前者而言,关于时间就是金钱这个论述,今天大家都能琅琅上口,企业实务界更是把时效的掌握视为竞争力的主要指标。但是对公务机关而言,即使也了解时效的重要性,但他们更在意的,却是行政程序是否完整。因此我们一再看到,面对一个民间业者提出的申请案件,他们可以全签各相关部会,盖了好几十个印章,经年累月才予放行。对于急如星火的业者而言,如果不想因而贻误商机,最后只好透过关说、施压,甚至行贿的方式,以求加速通关。
主管官署面对一般业者申请案件,固然其主体思维是以严守依法行政的程序,以免被认为图利轻纵,但在积习之下,即使面对抢险救灾的紧急事件,时效的考量还是无法占居首位。大家记忆犹新的八八水灾期间,高雄县林园乡公所因淹水无法发出公文,高雄县政府却因而延误转发急难救助金给灾民,恰是公务人员墨守成规,未能苦民所苦、掌握时效的典范。
回过头来检讨河川疏浚,在这次的治水会议中,包括高雄县长杨秋兴与台南县长苏焕智,都曾痛陈目前的法规把河川土石视为是公共财,业者要开挖必须申请与付费,但是八八水灾让各河川中上游堆积大量土石,此时如果不紧急清运,明年汛期来临必然容易酿灾。但如果墨守成规,把清淤等同于开挖,既要冗长的申请程序,又要收取费用,势必要影响疏浚的时效。届时一旦酿灾,当局恐难逃懈怠不作为的指责。杨县长甚至以具体事例指证,高雄县旗山溪旗尾桥河段的土石疏浚,原“水利署”河川局采公开招标方式预计可收入逾3000万标金,但从今年2月公告,历经七次均以单价太高而流标,从7月起压低单价改为变卖,但三次公告仍然流标,第四次则碰上莫拉克风灾,因此总结起来自2月起前后历经十次公告招标,迄今却是一事无成,标金收入更从逾3000万一路下杀到1850万元。个案检讨起来,主事者不只一事无成,白忙一场,更为未来的土石水患埋下火种。而旗山溪的事例当然绝非孤例,只是公务人员求全无责的代价,却是当即竞争力的沦丧、民众生命财产的损失。
八八水灾的确带来重大伤痛,这样的危机的确可能带来改革的转机。公务人员需改变心态,不能依然欠缺时间就是金钱的切身感受,“法令规章”也应做配套调整,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减轻灾难所带来的损失。
[责任编辑: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