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扩内需台当局下财经猛药 危机面前冷静最重要

2008年07月02日 15:20:00  来源:
字号:    

  台当局刘“内阁”上周接连两天召开财经会议,希望能对全球股灾所引发的危急情势做些因应。稍后宣布几项重大措施,想要挽救投资人的信心。其中较受人瞩目的,就是鼓励约八兆元的保险业等资金投入股市,也要引导资金投入爱台十二建设,希望能扩大内需、提升景气。台湾《中国时报》今日刊载社论说,这些财经猛药能不能对低迷的股市发挥效果,可能看本周盘势表现即知端倪。我们当然希望台湾经济能振衰起疲,但也要在此对“内阁”财经官员给些建议,希望他们能将这些思考纳入未来施政布局之中。 

  社论指出,这一波全球经济不景气,绝大部分是国际因素所致,岛内政策倒未必有什么根本性的偏差。此处所谓国际因素,当然是指原油价格、原物料价格的飙升。伴随着这些冲击,也使得岛内的油电价上扬、使用油电生产的产品价格上涨。简言之,此次冲击台湾经济的根本原因,是国际市场中原物料等“可贸易财”的涨价。由于中国与印度的建设甚殷,其原物料需求孔急,故此波国际涨价之风似无稍歇之势。因此,台湾当局面临的挑战似乎才方兴未艾。刘“内阁”在这个阶段就大动作以资金挹注股市,恐怕得承担过早子弹耗竭的危险,在操作上必须格外谨慎,以免在后继浪头迎面而来时,失去了浮游换气的弹性。 

  更令社论关注的,其实是刘“内阁”所揭示的扩大内需与爱台十二项建设。坦白说,今日的台湾经济情势与马萧竞选时已有所不同,因此马萧竞选时所提爱台十二项建设的内容与方向,都必须要有所调整。 

  在大约半年前马萧推出爱台十二项建设时,台湾的经济数据确实呈现出民间投资趋缓、政府建设停滞、消费信心不足等征兆。面对这样的内需不足,马萧团队提出凯因斯学派“扩大政府投资”式的爱台十二项建设蓝图,基本上是个正确的方向。但是在半年前,国际油价每桶还不到一百美元,虽然大家感受到国际原物料价格上涨的压力,显然还构不成物价膨胀的危机。但是今天,国际经济情势已经产生了重大变化。国际原油每桶涨破一百四十美元,西方国际股市狂泻,俨然已有物价膨胀风雨欲来之势。这个时候,刘“内阁”恐怕需要定下心来,重新检视扩大内需政策的方向与内涵。

  社论认为,需要提出三个方向的思考: 

  一、政府公共投资确实是要做的事,但是其内容似乎应该寻找适当的主轴。不论是马萧爱台十二项建设或日前推出的扩大内需方案,基本上都是单纯的刺激需求面,将台湾的总和需求往上推。但是面对原物料上涨的供给面萎缩,其实政府的投资与支出都可考虑转向,优先投注于“可以舒缓供给萎缩”的产业。例如,政府公共支出如果较集中于公家单位加装太阳能发电板、地方政府修建脚踏车专用道、补助计程车改装瓦斯、兴建地方节能休憩设施等,则在扩大政府支出、提升需求的同时,也舒缓了油电涨价供给面萎缩的压力。这是当局因应供给面萧条所必须要做的支出调整。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与经建部门的财政政策之间,必须要有更密切的协调。目前的情况是:政府扩大内需的支出增加,却又用调高利率的方式压缩货币供给,其结果必然是民间投资减少、政府投资增加。这种对官方、民间支出互相矛盾的提抑方式,恐怕是难以自圆其说的。刘“内阁”的两个相关部门前一天将总和需求往下压、后一天再宣示要将它往外推,确实是需要好好检讨。 

  三、既然此次物价膨胀之风是来自于国际,则为了减少国际原物料价格飙涨的压力,可以考虑的政策手段之一就是汇率。汇率政策在短期间只会影响进口品的物价,但不会影响岛内其他商品价格,就冲击面而言或许比全面式的货币政策来得有弹性。当然,汇率政策也会影响进出口,也会有别的副作用。但无论如何,这也是可以纳入思考的面向。 

  在“内阁”之中,“政务委员”朱云鹏是经济发展的专家、“经建会主委”陈添枝是国际经贸的好手、而“副院长”邱正雄更是担任过“央行”、“财政部”要职的老经验。社论希望,他们能拿出经济专业,冷静地处理这一次的经济危机。不论是马上好或渐渐好,都得先沉住气,千万不要在混乱的情势中失了方寸。

 

[责任编辑:张弛]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