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关键词:
中国台湾网  >   评论中心  >   海峡时评

台湾落入“四小龙”之末 当局如何还富于民?

2008年03月07日 13:24:00  来源:
字号:    

  台湾资深媒体人陈凤馨日前在《海峡导报》刊文说,最近新加坡与香港有关退税的新闻让台湾人也有些担忧,再过两个月就到了台湾的申报所得税季节,眼见又一笔钱要拱手奉上交给当局,新加坡与香港却相继宣布要将政府财政盈余中的一部分退还给民众,他们称之为“还富于民”。回看台湾,谁才能还富于民?

  过去几年其实是国际上难得的繁荣期,富裕的国家和地区借由科技发展强化生产力,贫穷的新兴国家和地区则以拥抱自由市场而创造快速成长,有钱人变得更有钱,穷人从赤贫翻身至中产阶级的人数则以亿计,其间虽然有贫富差距仍扩大的弊病,但整体而言,过去十年可能是人类有史以来最难得一见的黄金期。

  台湾偏偏在这段期间停滞,这种停滞产生的焦虑感已浓厚,如果再把港、新、韩的表现拿来相较,原地踏步的感受更明显。当港、新、韩已经创造人民财富时,台湾其实刚好相反,人民的相对剥夺感可能也达到顶锋。

  这也是为什么新、港有能力更进一步 “还富于民”的主因,当人民财富增加,政府收入自然增多,收入远大于支出,就累积了相当的财政盈余;但台湾近几年税收虽有增加,可是至今仍在经济衰退与财政赤字的恶性循环中,即使想跟进,也必须衡量当局的财政口袋是否丰厚。  

  上世纪70年代开始,台湾、香港、新加坡与韩国就被国际财经圈并称为“亚洲四小龙”,这个称号主要是形容这四个地区快速成长的共同特色,因为这个称号,也使得台湾人长期以香港、新加坡与韩国为“假想敌”,总觉得,虽然不能超越富裕地区,但绝不能落于港、新、韩之后。

  正因这样的长期情结,去年一连串有关韩国能、台湾为什么不能的讨论会引起台湾内部如此巨幅回响,现在“亚洲四小龙”中的两“小龙”都纷纷创下巨额的财政盈余,且能做到还富于民,自然让近几年经济表现都落于“四小龙”之末的台湾更觉情何以堪。

  当然,每一个地区的发展形态不同,硬要将不同地区的经济政策拿来模拟是很危险的,新加坡与香港因为地区小,属于城市经济,制造业占总体经济的比例相对较低,和台湾以制造业发展为主的基本经济形态差距颇大。

  不过,台湾民众想问的是,当国际经济繁荣时,台湾当局有没有积极地“创富于民”?当国际面临经济衰退与通货膨胀同时出现的“停滞性通货膨胀”压力时,台湾的政治人物又有多少人真心思考,要如何协助民众渡过这一场全球性的危机?

  观察新、港的动作不能只是如此表面地看发红包这件事,两地政府的退税明显是要对抗可能到来的停滞性通货膨胀,以退税来刺激人民消费,减缓美国衰退带来的冲击,同时让人民增加财富,可以有较充裕的资金来支应节节高涨的生活费用,这套政策虽然可能更刺激通货膨胀,但因为这波物价上涨主因是国际原物料价格上涨,内需增加而产生的物价上涨问题相形之下就不是如此严重。

  文章最后说,如此来检视新、港的退税政策,就清楚看到台湾此刻面临的问题,国际繁荣时,没有积极创富于民,此刻就无法进一步还富于民来面对国际经济变局。最可悲的是,台湾虽然面临选举,但没有政治人物关心如何才能还富于民。

 

 

 

 

 

[责任编辑:高斯斯]

海峡时评
深度幕后
七日视点
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