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一带一路”,是习主席主动应对全球形势深刻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和倡议,不仅是我国经济“调结构”、“转发展”的需要,也是欧亚经济转型的需要。从这点上来看,建设“一带一路”对世界未来政治经济格局有着深刻的意义,有利于世界朝着和平与发展的方向前进。从根本上来讲,“一带一路”是中国倡议发起下为世界提供的公共产品,这是中国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从我国内部而言,“一带一路”是西部大开发的升级版。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对外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对外开放总体呈现东快西慢、海强陆弱格局。东西部经济的不平衡,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很多问题,也制约着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 “一带一路”就是我国解决东西部经济不均衡问题的“处方”,她将构筑我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一体两翼”,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助推内陆沿边地区由对外开放的边缘迈向前沿。
过去,我们的西部大开发,客观的说,取得了很大成绩,但总体而言,西部和东部的差距仍然是在扩大,西部经济一直缺乏核心活力和竞争力。究其原因,仍然是体系的问题,过去西部的体系仍然偏封闭和保守。”一带一路”的出台和实施,让西部成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有利于西部打破过去的旧的体系捆绑,完全推动建立开放型的经济体系,有利于西部发挥自有优势,尤其是和毗邻国家的区位优势,实现自身的发展,这样不仅解决中国经济发展的东中西发展不平衡问题,也能解决社会、安全、政治等多方面问题。
西部地区如何抓住”一带一路“新机遇,我有以下三方面的建议:
1、以”丝路精神”为统领,放眼全球,解放思想。“一带一路”是顺应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社会信息化的时代潮流做出的重大决策。这是世界上跨度最长的经济大走廊,发端于我国,贯通中亚、东南亚、南亚、西亚乃至欧洲部分区域,东牵亚太经济圈,西系欧洲经济圈。所以,参与建设“一带一路”,必须要解放思想,放眼全球,细化分工,突出特色,并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方能把握统领大局,正确处理国际复杂局势,顺利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比如西部地区完全可以利用优势特色的生态环境和多样性、包容性的文化生态,联合打造具有具有包容性的、互学互鉴的丝路精神特色的世界精品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使“一带一路”旅游线路成为不同文明交流合作的纽带,培育情感共同体。
2、重视技术创新驱动,实现弯道超车。历史上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西部地区如何“后发制人”,只能依靠技术创新驱动,方能实现弯道超车。“互联网+” 、工业4.0、中国“智造”将开启产业发展新机遇,随着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一大批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业态将不断出现,这将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西部地区应抓住机会,加大投入,创造良好环境,将高科技企业留在西部,方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后来居上,更有所为。
3、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引导”。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政府和企业的定位要明确,要充分发挥市场在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多通过政府“引导”的角色,推动企业,特别是民企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主体。目前,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基础设施投资风险大,回收期长,建议地方政府充分运用PPP公私合营的模式,鼓励民营资金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同时,可由地方政府提供种子基金,由中央政府或省政府提供担保,向社会发行基础设施债,其利率低于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可解决基础设施资金难的问题。(冯兴科 清华大学金砖国家经济智库副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