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与西方关系:“秀肌肉”成家常便饭

时间:2015-06-02 09:28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近来,俄罗斯与欧美的关系似乎越发紧张。放狠话、秀肌肉已是家常便饭。不过,分析认为,这一紧张关系已经到达一个“稳定点”,对峙态势开始形成。

  强硬:谁也不怕谁

  “欧盟怒了。”英国广播电台(BBC)这样描述欧盟对俄罗斯“黑名单”的反应:近日,俄罗斯政府发布一份入境“黑名单”,包括俄国、荷兰等欧盟国家的89名官员榜上有名。

  这显然是俄罗斯的对欧反制裁举措之一。去年3月以来,欧盟因乌克兰问题对俄实施多轮制裁,俄方随后也采取反制裁措施,导致俄欧关系严重恶化。到今年初,俄罗斯已有132名个人和28家机构被列入欧盟制裁名单。

  近来,俄罗斯与欧美各国之间的关系似乎越发紧张。据法新社报道,几天前,美国副总统拜登称,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乌克兰是“赤裸裸的侵略”,并敦促西方国家随时准备对俄罗斯实行新的制裁。

  此外,自乌克兰危机以来,军演“秀肌肉”早已成为北约与俄罗斯的家常便饭。5月25日,北约在北极开始举行联合军演。随后,俄罗斯中部军区空军和防空兵开始演习。“你亮你的肌肉,我就亮我的肌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如此描述俄与北约的针锋相对。德国《波恩总汇报》则评论说,北约已经不再矜持,更突出进攻色彩。

  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报道说,就在北极地区火药味变浓的同时,美军与格鲁吉亚军队刚刚结束为期两周的“崇高伙伴”演习。同时,美国第六舰队的“罗斯”号导弹驱逐舰开进黑海,将与罗马尼亚海军开展代号“波塞冬三叉戟”的海上联合演习。三场军演几乎同时靠近俄罗斯边境的三个方向。

  俄罗斯也不示弱。据俄新网报道,俄罗斯日前批准一项边境防御工事修筑计划,将沿着乌克兰东部民间武装控制的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两州同俄罗斯的边境,修建40公里的高墙和超过100公里的壕沟。此外,俄海军发言人谢尔古宣布,俄北方舰队各兵种将在巴伦支海举行演习。

  制裁:战斗民族不崩溃

  如果西方曾经希望一轮接一轮的制裁能够让俄罗斯崩溃的话,现在也该清醒过来了。“今日俄罗斯”新闻网称,欧洲专家估计,西方去年因制裁俄损失了400亿欧元。同时,制裁给俄罗斯带来了每年400亿美元的损失。这场制裁大战可谓“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在国情咨文中表示,西方的制裁产生了效果,俄罗斯经济已经“支离破碎”。美国《财富》杂志将这一论调称为“吹嘘”。

  事实上,不久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报告显示,俄经济今年将负增长3.4%,不过2016年会重获0.2%的经济增长。经过两周考察,IMF赴俄代表团团长昂内斯托·里格表示:“当局的措施和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有助于稳定局势,卢布正日趋稳定。这样的稳定会带来强劲的信心。”

  而且,据《俄罗斯报》5月28日消息,俄罗斯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显示,俄民众对俄总统普京的支持率达到86%。正如巴基斯坦《论坛报》日前一篇文章指出的,美国及其西方盟友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认识到俄罗斯是一个不能欺负、不能靠饥饿让其屈服的国家,西方对俄罗斯所有制裁都用了,尤其是在经济上,这给俄民众生活带来艰难,但他们没有反对自己的总统,俄罗斯人甚至比危机前更团结在普京身后。

  俄罗斯似乎更加斗志昂扬。面对欧美的制裁与军演,俄罗斯针锋相对。此外,自己建造两栖战斗舰甚至核动力航母也提上了俄罗斯的议事日程。俄罗斯恢复传统太空军事大国地位的雄心更在其接连发布的太空项目计划中展现了出来。

  紧张:会擦枪走火吗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今年4月爱沙尼亚的一次演习中,美俄军机在波罗的海相距不到20英尺。在俄罗斯与西方频繁的军演中,擦枪走火的潜在危险总让人担忧。

  各种狠话也在煽风点火。在制裁大战中不太受负面影响的美国就再三敦促欧洲各国领导人在俄罗斯践行新明斯克停火协议之前,一直保持对俄罗斯的制裁,并强调,如果俄罗斯再次“越过红线”,欧洲应随时准备再次制裁。

  西方媒体也在渲染紧张氛围。有媒体近日就声称,记者见到俄罗斯军队在俄乌边境集结军队和武器,并猜测这是否预示着俄罗斯计划“入侵”乌克兰。

  真的会擦枪走火吗?分析普遍认为,此轮俄罗斯与西方的紧张关系源于乌克兰危机,其发展也将取决于乌克兰问题的解决。在事态明朗之前,对峙或将成为常态。

  欧美内部并非铁板一块。美国《明尼苏达论坛星报》近日就刊文,抱怨“欧洲在安全上太过依赖美国”。文章说,在28个成员组成的北约中,军费支出接近GDP2%要求的只有美国、英国、爱沙尼亚和希腊,美国担负了北约70%的防务支出,与此同时,其他国家还在削减国防开支。俄罗斯《真理报》则声称:“北约畏惧俄罗斯的核武器。”

  希望总是存在的。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北约秘书长延斯·斯托尔滕贝格日前表示,北约寻求与俄罗斯进行合作,而无意与俄进行对抗。而且,越来越多的经济专家在反思这场经济制裁的效果,呼吁美国停止“愚蠢之举”。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