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不能压制中国

时间:2015-06-02 09:23   来源:中国网

  从中国《中国的军事战略》白皮书到香格里拉对话,南海成为中美两国争锋的焦点。其实,这涉及到两国战略问题。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早就实施,且目标直指中国。平衡,就是利用美国在亚太(主要是西太)可利用的一切力量,使美国在中美战略力量对比中处于绝对强势地位。

  这一战略导致西太平洋地缘均势被打破,并衍生出中国和周边邻国的岛屿主权之争和南海航海(空)自由权问题。26日,中国政府首次发布美国“战略”在前,中国“战略”随后,两强“战略”对撞,颇受国际社会关注。毋庸置疑,中美“战略”存在着因果关系——若无美国“战略”压逼,中国不会有军事“战略”出台。中国在钓鱼岛和南海诸岛的立场宣示和行动证明,中国对海疆利益的追寻已经无可遏止,而且美国和周边国家越是抱团对华,中国立场越坚定。

  中国“战略”白皮书的核心国益宣示,更为系统化。内中所涉四个方面的安全领域,涵盖了海洋、太空、网络和核力量。尤其在海洋利益部分,专门指出中国的“海外利益攸关区”,增强海上军事斗争准备。

  虽然中国发布专门的军事“战略”白皮书是首次,但国防白皮书发布已成常态。国际社会亦可将这份攸关军事“战略”的白皮书,视为特定意义上的国防白皮书。

  在中国看来,发布这样的白皮书,是中国军事透明化之举,而且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社会也一直要求中国军事透明化。但对美国而言,其关注的则是中国国防力量强化对美国亚太战略布局的威胁。总之,中美两强积累的信任赤字,使两国在战略上猜忌,在策略上针锋相对。

  美国全球战略已经萎缩,在欧洲、中东和亚太三大战略支点中,美国着力布局的是亚太。从趋势而言,美国要领导全球再一个世纪(奥巴马国情咨文),撒豆成兵的全球威慑力已经不合时宜——现实主义的选择是美国只有当好亚太警察才能巩固全球警察的地位。在太平洋西岸,美国遭遇到了中国这个对手,这是美国难以容忍中国从大陆到海洋利益诉求的出发点。西太平洋地区发生的一系列波澜,都和美国的现实主义焦虑密切相关。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是从战略到策略——即通过全球战略回缩来呼朋唤友,在东海和南海让一众小伙伴滋扰中国;中国则是从策略到战略——即在中日中菲、越岛屿主权冲突中强化立场从而形成中国军事战略的系统化。

  关注中美两国这些年来的博弈,中日冲突也好、南海争执也罢,乃至美日新同盟关系的形成和中美两强在南海的针锋相对,透过激烈纠结的现象可观照出中美两强在亚太战略拉锯的本质。

  美国很敏感但未必明智。的确,太平洋对岸的中国战略力量成长很快,美国难免滋生“一山难容二虎”焦虑。但由于中美两国的经贸互补性,加之中美40多年的关系磨合,斗而不破、利益攸关已经成为两国主流共识。以甲方乙方有你没我的零和博弈思维定位中美关系,并不具有战略眼光。现实是,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不仅未能压制中国,反而激发了中国在西太平地区的斗志——从钓鱼岛到南海岛礁建设,莫不如此。直到中国发布从海洋到太空、从网络到核力量的军事战略。难怪,有观察指出,美国威慑反而让中国给美国在南海画出红线。

  奥巴马政府在中东激活比基地组织还凶险的IS(伊斯兰国),在乌克兰危机中导致了美俄严重冲突,在太平洋平衡出中美对抗。讽刺的是,奥巴马的政治性格和外交策略看上去很温和,温和的美国政府让世界变得更凶险,这是后奥巴马时代亟需反思的问题。

  中国很敏锐但或有更理智选择。在西太平地区,中国不再隐忍而是进取,公开伸张本国海洋利益和推进军事现代化,并系统宣示中国的军事战略,这是敏锐自信的体现,也是世界级大国的本分。作为事实上的大块头,韬光养晦也难以消弭美国和其小伙伴的猜忌,亮出底线和追求反而是光明正大之举。但是,南海和东海是中国的核心利益区,但美国却是这一区域的过客。美国对此敏感紧张,或是担忧美国既有的战略利益受损,或是为了盟友背书——尤其后者,若美国不为日本和菲律宾等国“撑腰”,其亚太再平衡战略如何实施?若美国在亚太失去号召力,又如何体现其全球领导者角色?

  在中美战略力量并不对称的现实下,中国还是不要和美国硬碰为好。中国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美国面子,如南海岛礁建设暂停让其有台阶下,公开保证美国在南海的所谓航运自由权,美国可能就不会闹得那么凶。

  中美“战略”总能找到交集,毕竟中美两国不可能发生新的“太平洋战争”。中国认可美国,美国给予中国海洋利益的承认——这是明智且双赢的选择。

 

编辑:李杰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