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美基建热破解发展瓶颈

时间:2012-11-16 13:20   来源:人民日报

  在玻利维亚、阿根廷、秘鲁等国家旅行,经常能看见热火朝天的施工场面。近来,基础设施建设在拉美地区迅速升温。墨西哥新当选总统培尼亚·涅托最近宣布,将于12月1日上任后,颁布实施2013年—2018年国家基础设施发展规划,对全国大约1.8万公里的陆路网和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进行全方位现代化改造。此前,巴西推出了总额665亿美元的交通设施投资计划,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也加快了招揽国际资本的步伐,以开凿一条耗资300亿美元、能与巴拿马运河“分庭抗礼”的尼加拉瓜大运河。

  从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看,拉美地区宏观经济环境不断改善,但基础设施建设并没有明显的改观,其中秘鲁、乌拉圭、苏里南等国,在基础设施方面的排名还在倒数之列。落后的基础设施不仅难以满足本地区大幅增长的人员和商品流动需求,也成为严重制约拉美国家综合竞争力提升的“短板”。

  以物流基础设施为例,巴西国内的沥青公路仅占全国公路总长度的12%,智利占21%,阿根廷31%,委内瑞拉37%,秘鲁14%……这与欧洲95%的比例相去甚远。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指出,拉美大中型城市周边公路交通网较为发达,但乡村地区道路依然崎岖难行。尽管各国近年来对交通的财政投入持续增加,但大多仅限于公路运输部门,因为高达91%的货物流动依赖公路运输,而对港口、轻轨和铁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几乎没有增长。

  总部设在委内瑞拉首都加拉加斯的拉美发展管理中心指出,拉美国家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发生债务危机后,纷纷实施财政紧缩政策和经济结构性改革,并大幅削减公共投资。直到2007年,政府才逐步将基础设施的财政投入恢复至国内生产总值2%的水平,尽管如此,这一数字尚不及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平均水平的一半,投资不足严重妨碍了各国改善基础设施的努力。  

  从整体上看,拉美国家的公共财政状况基于近10年的“经济红利”大幅改观,但受制于体制运行不完善、政府管理能力不足和一体化进程缓慢等因素,普遍出现“宣布政策易、执行落实难”的现象。据拉美经委会估算,为填补当前缺口、满足经济增长需求,拉美地区此后8年对基础设施的投资比例须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5.2%,其中2.7%用于扩大建设,2.5%用于设施维护。美洲开发银行已敦促各国减少政府包办,适时扩大引进私人部门或外资参与力度,增加社会集资、产业基金募股等多边融资方式,以广开渠道,更有效地破解基础设施陈旧带来的发展“瓶颈”。

  对于眼下拉美地区兴起的这股基建投资热潮,多数经济分析师认为,这或将成为未来一段时期政府拉动整个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化解外部危机冲击、刺激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从长远来看,本轮大规模基建投资还将显现“乘数效应”,可带来数倍于投资额的社会总需求和国民收入,将增强拉美国家在全球的竞争力。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