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威胁何时了

时间:2012-04-24 09:51   来源:解放军报

  “打死本·拉丹不过像是从一串葡萄中摘下一颗而已。”“基地”组织当时的二号人物扎瓦希里的这句话,似乎只是为了提振成员的士气,如今看来,似乎更像是一种预言。

  4月15至16日,塔利班武装在阿富汗全境和巴基斯坦同时发动了10年来最大规模的袭击行动,目标包括最为敏感的多国驻阿富汗使馆、北约驻阿联军总部,以及关押近400名塔利班嫌犯的巴基斯坦监狱。美国方面称,与“基地”组织和塔利班都有联系的恐怖组织“哈卡尼网络”卷入了此次连环袭击行动,而其头目哈卡尼多年来和美国中央情报局保持着密切的关系。

  在此之前,盘踞在也门的“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闹出的动静更大,在控制了也门的阿比扬省和舍卜瓦省之后,开始推行“建国方略”,帮助当地居民修复电站、开垦农田,设立伊斯兰教法庭解决当地纠纷,赢得了不少民心。

  与此同时,“基地”组织还把眼光瞄向了局势僵持不下的叙利亚。其目的,用分析人士的话来说,就是“吸血”战术,也就是通过把叙利亚搞乱,变成另一个伊拉克或阿富汗,让美国消耗更多的资源,最终迫使其像罗马帝国一样竭血而死。

  “基地”组织、“哈卡尼网络”,都曾从美国那里得到过大力扶持,甚至是资金和武器方面的直接援助,与美国的关系可谓千丝万缕,与美国的感觉可谓“爱恨交加”。不过,昔日的“朋友”,今日的威胁,真有点儿应了那句话:“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回顾历史,美欧在苏联撤离阿富汗后的“疏忽”,纵容了一场国际恐怖主义潮。人们似乎也有理由怀疑,在阿拉伯剧变中的“疏忽”,会不会导致一场新的国际恐怖主义潮?

  按照西方研究机构的说法,扎瓦希里不仅是促使本·拉登走上恐怖主义的导师,还是向“基地”组织成员灌输极端思想的灵魂人物。从他嘴里说出的话,纵然不合逻辑,也自然忽视不得。扎瓦希里曾说,“唯一被西方理解的语言,就是最大程度的伤亡。”按理说,这句话不应该被忽视,那唯一的解释就是,“防不胜防”。

  在美国反恐战争的影响下,许多恐怖组织已经从原来那种集中行动模式转变为相对松散的自由模式,呈现出“分散化、网络化、多中心化、独自行动”的特征。像“基地”组织,在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也门、索马里等地都有分支,形成一种松散的“自由联盟”,或者叫采用“特许经营”模式的“恐怖连锁超市”,令美国头痛不已。毕竟,清理一盘散沙远比打扫一堆沙要麻烦得多。事实上,沙特阿拉伯的塔努拉角油港、美国驻阿曼等国大使馆、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的美军“胜利营地”等,都被分析为极有可能遭到恐怖袭击的地点,而恐怖组织真正的目标,恐怕是防不胜防。

  其实,出现这种情况,美国也怪不得别人。“9·11”事件以后,美国把中东阿拉伯国家视为滋生恐怖主义的温床,动辄冠以“无赖”“邪恶”国家的罪名,把伊斯兰教与恐怖主义挂钩,激起了阿拉伯民众强烈的反美情绪。而美军造成的平民伤亡,以及接二连三的虐尸、焚经和屠杀村民等丑闻,更使许多地方的反美暗流成为“显而易见的愤怒”,从而在客观上为“恐怖之链”的形成创造了条件。而中东和北非的变局,则给了“基地”等恐怖组织更大的活动空间。可以说,美国和西方列强将战火和动荡引向哪里,“基地”以及其他一些恐怖组织就坚定不移地以反对者形象出现在哪里。

  世人往往震惊于既发的恐怖事件,而打着“反恐”旗号的美国也热衷于渲染所谓“恐怖头目”被击毙的消息。在这两个极端之间的事实是,国际恐怖组织从未停止过恐怖活动。这一点,往往更容易为人忽视。本月17日,马来西亚首相署部长纳兹里披露,1999年至2010年,恐怖主义组织曾经多次企图在马境內展开袭击行动,但在政府的迅速行动下,大部分恐怖活动被制止在摇篮中。此外,中东的沙特、约旦,北非的摩洛哥,南亚的巴基斯坦,东南亚的菲律宾、印度尼西亚,东非的肯尼亚、苏丹、埃塞俄比亚以及西非的尼日利亚等,都是恐怖主义势力活跃的地区。在恐怖主义步入重组后的“多极化道路”之后,如果国际社会不能拿出有效的应对之策,人们面临的恐怖主义威胁恐怕只会越来越大。

编辑:樊玉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