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条事关城管的社会新闻都一波三折。城管摆摊“卧底说”,便是这个三折中的一折。
其实就在武汉城管当天指认摆摊的城管身份为真、且非临时工时,网民早已为城管设置了“体验生活、换位思考”这样一个具有正面形象意味的回应方案。只是没想到我英武的城管部门一下定位到“卧底”的高度,立即将我城管队员深入敌营的机智勇敢、英勇顽强品质升华起来了,城管形象一下子就高大了许多。
“卧底”是埋伏下来做内应的角色,方便于掌握敌营内部情况,达到一网打尽的战斗效果。武汉城管通过隐蔽斗争的方式,解决小摊小贩的社会管理问题,用心如此良苦,反而让人百般生疑:这要有多深的矛盾、多大的仇恨才使得出来的招数啊?天天跟摊贩打交道,用得着体验生活?真体验生活,何须两个月卧底?
其实无论“卧底说”是真是假,都逃不过对民众感情的伤害。倘若卧底为真,那么,卧底作为社会管理的方式,将群众工作等同于对敌斗争,这定位上已经失去了善意,所产生的换位思考结果,更多的可能是知己知彼,而不是将心比心。倘若卧底为假,所有期待社会能够宽容城管队员下班摆摊、改善生活的同情,便被这个光鲜的借口所击伤。
卧底的城管,换位思考了些啥?“自从开始换位体验小商贩以来,觉得自己像演无间道一样。”卧底日记如此描述。在已经公布的卧底日记中,人们感受到的是神秘的潜伏,是敌意的暗探,是游走于不设防的小商贩之间的无形炸弹。人们感受不到解决矛盾冲突的善意,看不到生存不易的体验,品不到执法不当的恻隐。即便卧底成真,这样换位思考后的“改善管理”,完全可能是打击手段的更精,更准,更狠。这或许也是城管“卧底说”回应之后,舆论情绪逆转的原因之一。
如果卧底的城管,其角色换位带来的是对付摊贩的手段升级,那么,它与民众期待的“改善管理”,便完全不是一码事。如果真想换位思考,城管部门不妨换个角色,思考一下为什么在“卧底说”之前,民众对于城管队员摆摊,能够心怀包容、同情和理解?并且,是在城管屡曝粗暴执法的时候。
读不懂民众的包容与善良,城管再怎么卧底,都思考不出“服务”二字来,永远会觉得自己干的是出生入死的活儿。
读不懂民众的包容与善良,城管再怎么卧底,都思考不出“服务”二字来。(刘雪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