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九龙坡区白市驿镇公示37位村干部财产时遭部分村官抵制,有村干部称,“我不过是一个芝麻绿豆官,凭啥子把我的财产公示出去”。该镇党委负责人称,公示财产属探索性质的试验。区委宣传部负责人同时表示,地方态度谨慎因“担心此举成为全国民众关注焦点”。(12月13日中国网》)
有句话叫“别把豆包不当干粮”。只要是握有权力者,无论大小,都应受到制约。财产公开作为有效的反腐手段,并不排斥村官。
“芝麻官”公示财产,具有防腐反腐的功效。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和集体资产的积累,昔日的穷乡僻壤不再捉襟见肘,土地被征用,房屋被拆迁,上级有拨款,下面有收入……现在不少村干部可谓是要权有权、要钱有钱,对他们的家庭财产给予公示,显然是一个有效的制约措施。而从近年来某些村官腐败案值高达上千万的例证中,更足见公示他们家庭财产的必要性。
“芝麻官”公示财产,实际上也是清者自清的需要。集体资产多了,村官手中可以支配的权力和钱财达到一定数量了,必然导致村民对村官们是否涉贪多有猜忌和担忧。有些本来清廉的村官也可能陷入村民的质疑中,让他们有口莫辩,甚至还影响正常工作的开展。这个时候,组织上要他们公开财产,实际上就是在协助他们自证清白。我相信,相关财产公示后,如果有举报内容不实的,村官就可借此自证清白,这样的形式显然会被更多清廉者所欢迎。
“芝麻官”公示财产,更是对“西瓜官”的一种倒逼。官员财产公开无论是选择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村官都不该被排除在外,但现在既然“芝麻官”都公开了,那比他们更大的官们还有什么理由不肯公开?可以采取由下而上逐级公开的方式,也可以从新提拔者中“敞开”,还可以从主要领导带头公开做起……当“芝麻官”都不再是财产公开的“处女地”,将对“西瓜官”起到一定的示范作用。
当然,无论是从村官公开起,还是自副科级官员公开始,或者从更高层面示范,关键的还是以下三点:一是不要一时兴起,或者突击出经验,而应该有始有终,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地推进这项工作;二是此项工作需要制度化,但也需要更多的实践,绝不能以制度化尚未具备,而妄加否定各地各种形式的实验与实践;三是公开的财产应该动态化,一段时间即给予更新,以便起到更好的约束作用,也更便于群众监督。最怕的就是公开成“一锤子买卖”,令被公开者不买账,让监督者没兴趣,最终落得有名无实、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