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叔”折射财产公示的“饥渴”

时间:2012-10-12 10:38   来源:四川在线

  网曝广州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番禺分局政委蔡彬及家庭成员名下拥有21套房产,价值超过4000万元。蔡彬否认有21套房产,称“如果真有那么多,我肯定很高兴”。不过,经番禺区纪检部门初步调查,网民反映的情况基本属实。(10月11日《大河报》)

  “表哥”未谢幕,“房叔”已登场。只不过一个城管领导,名下就拥有房产数十套,在城市房奴无数,房产被称为硬通货的当下,难怪惊起网民们莫名惊诧一片:“这得抢多少苹果,没收多少辆推车,收多少保护费啊。”

  “房叔”拥有的财产高达数千万元,可以想象其舆论影响力会有多大。平心而论,在市场经济环境下,通过正规的渠道和手段,依靠房地产投资实现财务自由,这原本不值得质疑和批判。只不过,这位城管“房叔”是否也属这种情况呢?这当然需要通过后续调查来证实。

  其实,“房叔”并不一定就代表着腐败,关键是“房叔”是否敢于将财产公示在阳光下。但问题的症结就在这里:官员财产公示“犹抱琵琶半遮面”,再加上公开官员财产的制度缺漏,使官员的财富隐私一经曝光就会引起“见光就死”的腐败丑闻。官员经不起偶然被聚焦,经不起偶然被公开,经不起偶然被质疑,这要远比从手表、房产之类切入点隐约窥见的财产,更让人难以接受。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尴尬局面,就因为官员还没有实施财产公示制度。如果官员财产公示成为常态,只要官方认定蔡彬的财产合理合法,别说21处房产,就是200处别墅,舆论也无可置喙。可以肯定的是:没有官员财产公示制度,任何一名地方官员都可能遭遇“房叔”面临的舆论风暴。

  通过合法的渠道,用自己辛勤的劳动致富,这是件光荣的事情,官员自然也不例外。只要将财产公开在阳光下,只要确保来路正当,官员就完全可以光明正大地拥有财产。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期待官员财产公开制能够早日“落地”,这样其实对于官员也是一种保护。从“周至尊”到“表哥”,公众期待能够打破“见光死”的定律,也希望在面对下一个“房叔”时给予的不是质疑声,而是经得起质疑的鼓掌。(李喻)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