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濮阳市委办公室提供的一份材料显示:目前全市编发的各类信息、简报近300种,每年编发各类简报50万份。该市相关负责人日前在会议上表示,简报过多过滥是作风不实的表现,要求简报总数量压缩50%以上。(12月10日新华网)
有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叫清理“文山会海”。很显然,数量繁杂的机关简报,是“文山”的构成部分。各级部门热衷于编发简报,毫无疑问,对百姓和工作没什么好处,有这精力不如多干些实事。濮阳市要求将现有简报压缩一半以上,是好事。然而,清理简报不难,转变简报盛行背后的作风,却不那么容易。
既然“好多简报没有必要、没意义”,为何各级机关还那么热衷办简报?该负责人的一句话切中要害,“有的单位出简报,就是为了让领导看到他们的工作成绩。”笔者相信,每年编发大量政绩简报的,绝不只是濮阳一个地方。而且,只要政绩宣传冲动仍在,许多简报被停办后,它们仍会以其他形式改头换面出现。
而通过简报表现出来的文牍主义,更是存在已久。如果不能切实转变作风,就算简报变少了,其内容、风格仍会和以前一样,一点也不“简”。另外,浪费物力、财力编发简报,除了宣传政绩之外,本身还可能是腐败的方式。因为简报是要花钱的,编印越多花钱越多。但在“工作需要”的掩盖下,编印简报究竟花了多少钱,该不该花这么多钱,很少有人会去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在许多机关热衷编发简报的同时,不少政务网站却沦为摆设。媒体多次报道,有政府官网两三年不更新,有的公布的邮箱、电话是空的,有的回答网友咨询时信口开河。这种反差性现象的存在,戳穿了“简报很忙”的真相。
濮阳市精简、压缩简报,是为了扭转不实作风,这一做法值得期待。笔者以为,光减少简报数量是远远不够的,不妨对简报实行无纸化改革,将所有不涉密的简报都放到政务网站上公开。这样,既能节约印发费用,又便于民众了解和监督政府工作,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