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娃儿能达到成长标准

时间:2012-10-17 13:37   来源:四川在线

  15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政府希望通过这部《指南》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10月16日《京华时报》)

  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现在有几个人贩子还用哄骗的方式?早早用上迷幻药了。不吃陌生人给的东西?小孩3岁上幼儿园,怎么分辨幼儿园的老师是不是陌生人?以前从没有见过这些老师,到中午老师给东西吃,吃还是不吃?难道要娃儿第一餐饿肚子回来?陌生人都是坏蛋?可怜的教育部砖家,难道要孩子当套中人不成?那还不如在孩子半岁就开始培训拳打脚踢,咬抓嘶叫,这样对付人贩子更有实用价值吧?

  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苦?“要求4-5岁知道父母的职业,能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工作未必就是幸福,就是尊严,工作只是谋生的手段而已,很多父母都不愿意在小孩面前提及自己工作的,再则哪些枯燥的职业小小孩童能理解并记忆?4岁知父母辛劳?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尽管如此,很多成年人都不体谅父母辛劳的,4岁孩童就能超前理解?难道这小孩特别早熟,吃多了性激素?

  5岁学会说出家庭住址?“5岁要能说出自己家所在地的省、市、县(区)名称,知道当地有代表性的物产或景观。”很多孩子两岁左右就能说出自己的大致家庭住址(不完整),可以在熟悉的环境下,在爸妈面前带路回家,但是要他们理解省市、物产、景观之类,太超前了吧,灌输得太多了吧。其实,孩子知道爸妈等亲人名字,知道家里座机号码或者爸妈等手机号码,不是更好,更有意义吗?

  6岁学会接受不同意见?“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连60岁以上的人也难做到啊,现在老年人火气好像都很大,比如斗殴争座,打倒年轻人,比如10来个退休员工蜂拥而来,要求一些不合法理的待遇,让人头晕脑胀。“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这个要求太高了吧,比如菲律宾、日本、越南等无理欺负中国,国民黯然神伤,连国家都做不到,怎么能要求一个小小孩子做到呢?

  教育部学前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负责人指出:《指南》提供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典型表现是家长和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但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不能将《指南》作为分领域训练的“清单”,为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

  话是这样说了,有了《指南》,强把要求当原则,当尚方宝剑的事情还少吗?比如你要办幼儿园,对不起,对号入座,看看你懂不懂这些要求,看看你按照这些要求办学不;你要读小学,对照这些考考你有几个脑袋,几个爸爸的混账要求还少吗?孩子不达标,可能会作为智障儿童入学门槛,乖乖,拿钱来买门票,这样的缺德要求还少吗?

  担心绝非多余。俺家娃儿早产,每月体检,按照医院标准指标打分,比如追物,抬头等,多不配合,40分勉强可以打倒36分,都是不合格。去北京某名教授处检查,抬头9秒,给予了好评,建议好好带就行。今天按照教育部幼儿成长标准,俺家娃儿肯定是不合格之处多多。冤枉钱花了不少,但是我就一直觉得我家孩子活蹦乱跳,正常得很。

  爱因斯坦很晚说话,爱迪生被差评,难道他们就不是合格儿童了呢?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怎能不顾实际,对小儿设定统一的成长标准?这样的伤害,孩子伤得起吗?难道应试教育从3岁抓起,只准标准成长?主管教育的和研究教育的怎么变得这样无知?哪还谈何教育,谈何创新,谈何发展?

  教育部不管人家孩子,3岁的幼儿都是自家父母管,教育公平,异地高考不去抓落实,胆大妄为为3岁幼儿成长设标准,教育部真是闲得蛋疼!难道教育部想表明:我们没有能力把学生教育好,但是我们有能力教学生从小防人?

  看看身高体重标准,睡眠指标标准,户外活动标准,适应能力标准,生活卫生标准,自理能力标准等幼儿成长标准,有几个孩子能够达到幼儿成长标准?我知道,俺家孩子达不到这个标准,有不少孩子达不到这个标准。出台这些标准,难道教育部想表明:教育部比三岁幼儿还幼稚,需要大家多多教育?(李云勇)

编辑:高斯斯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