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日,教育部网站公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给学前孩子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据说,这是政府希望通过这部《指南》有效转变公众的教育观念,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
小小幼儿搞得“小学化”,当然是个问题,而且还是个大问题。这是有目睹共睹的。于是,教育部出于“好心”,制定了这个《指南》,意在通过这套“指南”,让幼儿们健康成长——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但是,这部《指南》究竟会把幼儿们指向哪里了?
教育部有关人士说,《指南》提供的幼儿学习与发展目标和典型表现,是家长和教师观察了解幼儿的参照,但不是评价和衡量幼儿发展快与慢、好与差的“标尺”。不能将《指南》作为分领域训练的“清单”,为追求“达标”而对幼儿进行强化训练。教育部的这个“要求”当然是无可厚非的,但这个“要求”与整个《指南》的“指标”,显然是不相符的。
不妨举几个“指南”例子。比如,“3岁学会不跟陌生人走”。何以如此“指南”?因为“在拐带等公共事件广为关注的背景下,幼儿安全问题仍是关注重点,希望他们能具备基本的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一个3-4岁的孩子,就要培养他们具备这样的能力?比如,“4岁学会体谅父母辛劳”。事实上,现在的二三十岁孩子都难以做到“体会到父母为养育自己所付出的辛劳”,而今后要一个幼儿就有这样的“体会”。再比如,《指南》在社会篇的章节中,对孩子与社会交流的能力提出要求。6岁要学会倾听和接受别人不同的意见;不欺负别人,也不允许别人欺负自己。这一个个“指南”,倘若真要达到了,我们今天有多少成年人真是“白活了”。
我们到底应当如何教育幼儿?这个问题好像是个永恒的话题。对于国家最高的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于幼儿教育提出基本思路和规定是应当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如何“量化”?必须要有科学性。中国在幼儿教育上“小学化”的病根,多在“量化”的作怪。一些家长、学校千方百计地“设计”把孩子“培养”到一个什么样的水平线上,什么“考级”,什么“证书”,都是由这个“量化标准”派生出来的。在中国,包括在教育上,我们并不缺“量化”的本事。然而,这个量化,那个量化,弄到最后往往却成了一种“枷锁”,一种精神和物质的负担。所谓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倾向,正是这种“量化”的表现。然而今天,教育部恰恰又用“量化”的东西来“指南”,这不正是“以其之矛攻其之盾”的笑话吗?
其实,弄出一部纸上的“指南”并不难,找几个专家,成立一个课题组,拨一笔钱,“研究一番”,就可以出台研究成果了。但这种纸上谈兵的“指南”,却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原因就在于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良方,没有对症下药。中国当下的孩子教育毛病,决不仅仅是家长们的急功近利,幼儿园老师的教育无方,或者说问题出在家长和老师身上,而是与整个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有关。回顾这近二三十年,国人从太落后的生活中,快速进入到“接近小康”生活水平,但这样的发展又是不平衡的,不协调的,甚至是某些不公平的,这就造成某些国人对追求未来的心理显得特别地焦虑,特别的急躁,特别地急盼改变自己的命运,于是便把这个赌(说得好听点就是“希望”)压在了下一代身上——不能输在娃娃线上。所以,幼儿教育的改变,归根到底取决于国家和民族整个发展的向上、向美、向善。从这个意义上说,把幼儿教育“理想”寄托在这个教育部《指南》,便显得过于“沉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