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筹推进“三化”协调发展

时间:2012-07-25 11:19   来源:人民日报

  城镇化为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需求、空间和环境,是“三化”协调发展的巨大引擎;工业化为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提供产业支撑、就业岗位,是“三化”协调发展的主导力量;农业现代化为城镇化和工业化提供要素保障,是“三化”协调发展的重要基础。三者之间只有相互协调,才能互促共进、科学发展。近年来,河南省许昌市把握“三化”之间的内在联系,遵循规律,先行先试,持续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之路,取得了明显成效。  

  突出新型城镇化引领,统筹城乡促协调。新型城镇化一头连着工业化,一头连着农业现代化,在“三化”协调发展中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着眼于推进新型城镇化,我们牢牢抓住城乡统筹、城乡一体这个核心,坚持全域规划,大力推进“一中心、五组团、30个中心镇、300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积极构建中心市区、县市城区、中心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四个层次互促共进的现代城镇体系。加快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在土地、房产、就业、保障等方面积极探索创新,强化政策引领,对新建的新型农村社区实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两个优先”,完善功能,让农民享受到与市民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就地实现市民化。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推进户籍、财政、金融、土地、人才、管理等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构建城乡一体的制度机制,促进各种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

  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提升产业促协调。“三化”协调发展,工业化是主导,产业是支撑。着眼于推进新型工业化,我们规划建设“一带、十区、二十个产业集群”,重点培育三大主导产业、四大特色产业和五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突出抓好50户龙头企业、100户“小巨人”企业和20户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小巨人”企业铺天盖地、高新技术企业抢占发展高地的企业结构。坚持产城融合,加快推进10个产业集聚区建设,引导企业集中布局,促进要素集约利用,推动产业集约集聚集群、高端高质高效发展。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把自主创新作为产业提升的中心环节,着力构建以“政府主导、企业主体、人才支撑、项目抓手”为核心的自主创新体系,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许昌市已连续10年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注重在产业发展中扩大就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复合型产业,培育壮大现代物流、文化旅游、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全市新增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比重达到56%,荣获全国创业先进城市,有力支撑了城镇化、带动了农业现代化。

  夯实农业现代化基础,保粮增效促协调。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前提,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现实需要。着眼于推进农业现代化,我们坚持把保粮放在首位,以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为载体,通过优化城镇和产业布局、建设标准厂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腾出的土地一部分复耕种粮、规划建设永久性粮田、加强农业综合开发、开展高产创建等措施,保障耕地面积,提高生产能力,粮食总产实现了“八连增”。依托花木、蔬菜、烟叶、中药材和畜牧养殖等特色农业,积极培育现代农业产业集群,许昌市已成为全国重要的花木生产交易基地。坚持以城带乡、以工哺农,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规范流转,促进土地向种粮大户和农业龙头企业集中,把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有机连接起来,实现了城镇化、工业化推进与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互促共赢。(李亚 中共河南省许昌市委书记)

编辑:许娜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