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温州车改最高补贴额度创新高的做法引起普遍关注。不少网民认为,3100元的车补已经超出一些人的月薪,对当地是否借改革之名行“创薪”之实提出质疑。对此,温州市经信委某负责人坦言,人们对公车改革的期望值很高,但对大多数干部来说,毕竟公车象征一种待遇。车改已经是大方向,用差异化的补偿,能相对避免“一刀切”的弊端,减少改革的阻力。
对于当下推进改革所面临的最大困难,是要打破既有利益格局的制约。换句话说,改革已度过“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平稳期,进入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深水区。若要有真正的改革效果,必须打破现有的利益格局。
但是,在利益格局已经固化,推进改革面临着既得利益群体强大阻力的前提下,需要考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阻力。颇为吊诡的是,改革最大的阻力就是来自既得利益群体,而要减少改革阻力就不能损害既得利益群体的利益。这样一来,改革似乎就陷入一种无解状态:改革需要打破现有利益格局,可打破的前提是维持现有利益格局。
这样的状况正是当下不少地方推进改革时面临的尴尬。比如,佛山市在推进大部制改革、解决“官满为患”问题时,采取的是“不裁一个人,不降一个官”的改革思路;北京市在推进涉及33万人的中央级机关人员公费医疗改革时,采取的是“无损被改革者利益”的思路,即确保被改革对象在改革后看病保险补偿水平不下降,等等。应该说,这些改革措施在最大限度地减少改革阻力方面,确实做得比较到位。
但是,推进改革不仅仅是要减少改革阻力,更重要的是要获取改革动力,尤其是普通民众参与和支持改革的动力。现在一些改革之所以不能赢得公众的信任,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改革的设计者往往只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减少改革阻力,并较少考虑同时最大限度地增强改革动力。事实上,公众并非不能接受为减少改革阻力而付出一定成本,他们不能接受的是自己付出的成本并没有换来改革成效的现实。也就是说,改革让公众付出的成本应该是一时的,而不是一世的。
若要让公众相信当下付出的改革成本只是暂时的阵痛,改革方案就必须既包括减少阻力的制度设计,也应有给公众未来预期的制度设计。比如,公车补贴的标准现在可以很高,但很高的标准什么时候能够降到合理程度,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表;比如,公务员的公费医疗改革可以暂时水平不降低,但何时普通公众能够和公务员享受同样的待遇,这也要给公众一个交代。换言之,减少改革阻力的改革方案,若要赢得公众的信任和支持,必须让公众在经历过“黎明前的黑暗”后,能够看到改革光明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