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改革,“中人”如何过渡?

时间:2012-04-19 08:17   来源:羊城晚报

  我国事业单位改革从1995年启动,至今已有17个年头,改革进展并不顺利,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事业人”的待遇问题。

  就目前来讲,事业单位同级人员收入往往比公务员少1/4到1/3,如广州市一个事业单位处级干部月入通常比党政机关干部少2000-3000元;更有甚者,退休后的待遇让不少“事业人”心寒,事业单位局级干部退休后通常比党政机关干部少3000-4000元。因此,凡是有门路的“事业人”都在50岁以后拼命调入党政机关,甚至放弃在事业单位的提拔机会。

  显然,要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必须确保大多数“事业人”不因改革而伤及自己的切身利益,包括退休后的养老金、医保待遇。

  最新公布的《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事业单位人员社会保险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所谓“中人”,即是在改制前参加工作、但在改制后退休的人员,《意见》要求“妥善保证其养老待遇水平平稳过渡、合理衔接,保持国家规定的待遇水平不降低”。

  这里,关键是各类事业单位改革的过渡政策如何制定。“老人老办法”保证了现有体制下相关人员的待遇不降低;“新人新制度”使新体制下的入职者对待遇水平有了心理准备;而“中人逐步过渡”则要顺应新旧体制转型的变化,尽量减轻震荡,逐步消化改革的成本。

  所谓“中人”往往是单位的骨干力量,按改革方向,事业单位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实施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养老保险费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个人缴费全部计入个人账户。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实行省级统筹,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此外,还将建立事业单位人员“职业年金”制度。

  我国有126万个事业单位,在职“事业人”达3000万。就目前来讲,事业单位改革并不要求单纯地减少机构数量和人员,这规避了“减员”这一最让人头痛的问题。鉴于事业单位多数定位不清,机制不活,公益服务供给不足,此次“分类改革”,对承担行政职能的单位,逐步将其行政职能划归行政机构或转为行政机构;对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逐步将其转为企业;对从事公益服务的单位,继续将其保留在事业单位序列,强化其公益属性。

  在这个大前提下,“中人逐步过渡”也会有不同类型的安排。

编辑:樊玉娇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