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网站放大“曝光依赖”

时间:2013-08-20 13:38   来源:燕赵晚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公布了被关闭的107家假冒新闻机构和从事非法活动的网站,指出其中多由个人主办冒充新闻机构或维权网站,进行诈骗、敲诈勒索等违法活动。一些非法网站还打着“投诉”、“监督”、“维权”等旗号敲诈勒索。(8月19日《新京报》)

  这么多假冒新闻机构和非法网站,能够找到生存的土壤,固然与网络环境的宽松有关,但是靠诈骗与敲诈勒索牟利,尽管手段不合法,想必有与其利益契合的“市场”。

  舆论的作用无须多言,在信息充分发达的当下,一张图片、一个微博,顷刻间可化成一场网络公共事件。在舆论的倒逼下,贪腐得以曝光,正在被一个又一个事件所证实。舆论由本位的监督,逐步变成了倒逼监督,进而演变成可堪依赖的维权救心丸。

  越来越多的事件表明,舆论的介入,让原本漫长的维权周期转化成瞬间解决。譬如,北京“最牛空中别墅”反映了6年都没有解决,被曝光后短短几天,就被当地城管不惜花费80万元的执法成本强力拆除。类似久拖不决、久诉无门的事,诉诸于网络而被解决的事件不胜枚举。这些事件的解决并非来源于制度作用,而是屈从了地方或者部门的“面子”,是领导干预下的“力为”。舆论监督通常咬住了问题的“七寸”,自然就成了维权最有力的手段。同时,被敲诈者也不能简单理解为真假不分,屁股不干净才会授人以柄。

  非法网站泛滥放大维权的“曝光依赖”。记者是假的,网站也是假的,而维权的诉求却是真的。正常维权的诉求被逼入了不法分子的圈套,一方面表明公民维权渠道不畅、效率堪忧,司法、行政在维护公民利益方面,需要更多简易而公正的机制铺路,特别是一些领域多发的共性问题需要从制度规范上治本。

  另一方面,表明新闻监督的缺失,使得一些期待于舆论维权者游离在正常渠道之外。总之,取缔非法网站固然必须,但如何疏通正常诉求的通道更关键。

编辑:扶海涛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