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大学公布了2013年内地招生情况,今年港大在全国高考人数连续5年下降的情况下,申请人数达到1.2万人,创下历史新高。今年港大最终录取了303人,远超过原定的250-300人规模。在录取的学生中,有16位全国各省市区的高考状元。有媒体保守估计,状元们出国留学的比例高达60%,这些曾经的高考状元学成归国的仅占少数,人才流失问题严重。(7月11日《京华时报》)
中国有句老话,叫“良禽择木而栖”。近年来,我国各地高考状元纷纷离开大陆、去香港甚至海外求学,就个人选择而言,当然是公民的自由权利,但就社会现象来说,显然值得反思与警惕。此前有人说,“北大清华成了哈佛剑桥的培训班”,这话固然或有偏激,却也窥斑见豹--更能理性印证的,是不久前《人民日报》用了差不多半个版的篇幅报道中国顶尖人才的流失状况,称“我国流失的顶尖人才数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科学和工程领域滞留率平均达87%”。这组数据一石激起千层浪,戳痛了社会对高端人才流失的隐忧。
全国高考人数连年下降,港大2013年的内地招生却是“逆繁荣”,这是很有说服力的一个样本。最耐人寻味的是--从2004年至2011年,北京高考文理科共产生了19名状元,其中11名最终选择在香港高校就读。仔细揣摩一下,无非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此前内地考生对港台、海外教育并不太了解,尤其是2000年政策放开之后,港台高校赴大陆“掐尖”,这也给了高考优等生更多的现实选择;二是港台或海外高校确实是内地高校的“强劲对手”,身强力壮、竞争力强,譬如6月中旬,英国知名高等教育研究机构“QS”发布2013年亚洲大学排行榜,前50名中,香港地区高校占了6个席位。当内地高校还在“去行政化”路上的时候,人家的“教授治校”、自由开化早已生成为既定的事实;三是规则公平的力量。抛开社会保障与服务层面的差距不说,优质教育资源均等化也是不小的问题,高考舞弊、萝卜招聘、火箭提拔等事件,深深伤害了内地优等生“留下来”的信心。此外,不能不提的是,由于劳动力供需比失衡,用人单位对人才“高消费”的骄矜也是一时无解,“海归”镀金后身价飙升,无疑给留学背景打了鸡血。
正视问题,方能疏解症结。有人说,内地高校对高考状元的激励机制不足,人家港大全额奖学金可达每年17.5万港币。这话显然不够现实,既低估了内地高校的财力,也低看了高考状元的价值选择。从状元选择到高端人才流失,这是一脉相承的公共议题,而留住顶尖人才,显然不能再靠“酸葡萄”心理。事实上,截至2011年底,全国所有省区市都编制出台了包括科技人才发展内容的人才发展规划。遗憾的是,人才还是“孔雀海外飞”,要逆转这一现状,恐怕还得从以下方面做好相关的配套工作:一是扎实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从规划方案落地为革故鼎新的现实,靠南科大一尾鲶鱼是不够的、靠“去行政级别”这样的修修补补也是不足的……大学之大,只有真正从“大门”与“大楼”中走出来,培育大师、培养大“人”,与国际接轨才不至于总是停留在墙上。二是改善就业环境,在“史上最难就业季”、“699万应届大学毕业生”等压力中找到真正的应对之策,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支持,激活实体经济、净化营商环境,让矢志创业的年轻人,都能在制度化的就业孵化器中找到稳妥的一片天地。当然,最根本的,还是“人才环境”的改良。这种改良,不是只靠金钱能以改变的,必须辅以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譬如很多致力于科研的高端留学人才更青睐国外开放、严谨的学术环境,以及不需要靠“跑项目”、山寨抄袭等手段来获得平等的竞争机会。
电影台词说,“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经济学家信息中心(EIU)不久前发布的《全球人才指数:2015展望》对60个国家的人才吸引力进行了评估和预测,在满分是100分的前提下,2011年,中国以41.1分的成绩排在第33位;到2015年,中国的成绩将提高到46.3分,但仍然仅排在31位。这就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人才现状,转型期的中国,要实现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使命,要在可持续发展的路上后继有人,筑巢引凤的大计是到了该好好思量的时刻了。 (邓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