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应少一些狂热的“捧杀”,多一些客观理性的思考,给出足够宽容的环境,让人才一步步自然成长
武汉大学85后教授邓鹤翔近日成为新闻热点人物。据武大网站上的师资简介,生于1985年4月的邓鹤翔不久前刚被引入武汉大学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成为该校最年轻的教授。他曾三次参与完成美国能源部重大项目,两度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科学》发表文章。
绝对的年龄优势、算得上英俊的相貌、漂亮得几乎找不出一丝瑕疵的履历,让网友们高呼“羡慕嫉妒恨”,让一些苦苦奋斗的凡夫俗子心中着实五味杂陈。有人调侃说,“学霸也可以高富帅”“聪明未必绝顶”,还有人自嘲说“同是85后,我博士还没毕业呢”。是的,在“80后甚至90后年轻官二代身居高位”等新闻让人愤愤不平的同时,“教授”——这一公认需要学识和时间积淀才能产生的尊称,也在逐渐打破人们的定式思维。不秃顶、不憔悴,这似乎不符合苦苦熬到教授的外在形象标准。
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在受到媒体和公众关注的80后教授中,邓鹤翔的成功并非先例和个案。且看2012年,80后海归袁荃率先成为武大化院最年轻女教授,中科大85后副教授方璐更以其清纯可人的学士服照片蹿红网络,更有中南大学的一名本科生刘路因破解“西塔潘猜想”,被破格聘请为正教授级研究员,创造了中国最年轻教授的纪录而获得“2012中国科学年度新闻人物”。
如果审视这类“天才少年”近乎完美的履历,除了不可多得的机遇,我们还能看见那一步一个脚印的一丝不苟。同样起点、同等时间,为何他们就能实现一步步的飞跃,达到常人不可企及之处?我们容易看见的是光环和成就,容易忽略的是背后的辛劳和痛楚。但也正因为这光环太耀眼,有好事者或许就能总结出这非凡成功背后的“秘密”:海归背景、国际前沿的研究领域、千人计划项目,似乎只要具备了这些元素,即使不成为天才少年,也难保不成为象牙塔里冉冉升起的新星。
撇开不公平的因素和现实社会的弊病,公众最在乎其实不是年龄,在乎的是教授评选的程序是否公平,这类天才少年是否有着和其履历相匹配的学术和教研能力,其品德又是否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因为严格意义上的教授,除了学术水平优异,还必须具备一定的教育教学经历、经验和成绩,才有资格成为承担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的教授。教授年轻化是好事,但也要看年纪轻轻是否担当得起重任。
据媒体报道,武大方面不希望社会上过多关注“85后教授”。的确,对于这些天才少年,最好能顺其自然,既不拔苗助长,更不能“捧杀”。因为对他们来说,人生的路、科研的路,才刚刚起步,还有太多的未来需要塑造。回想一下,无论当时的新闻有多么轰动,就如同一道闪电划过长空,“袁荃、方璐、刘路”这些人后续的发展和成就似乎已被人淡忘,不管背后原因如何,公众确实应少一些狂热的“捧杀”,多一些客观理性的思考,给出足够宽容的环境,让人才一步步自然成长。(赵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