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传出,下月起北京地区出租车可能会全面涨价,起步价上调到15元,每公里收费上调到2.4元,燃油附加费收费标准不变。很多人表示,以后真的坐不起出租车了。据悉,打车难是北京市民出行难题之一,很多人都期待能早日解决。(3月28日中广网报道)
“起步价15元、每公里2.4元”,如果这一涨价传言属实的话,那么工薪族们“真的坐不起”了。据此前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全国多个城市中,“北京人上下班距离平均为15.8公里,排第二位”。这意味着,这一平均上班距离,若按“起步价15元、每公里2.4元”价格计算的话,打的费将接近50元,来回往返一趟费用将接近100元。
“涨价”貌似立竿见影地缓解了“打的难”问题,比如有更多的人会因为“打的贵”而放弃打车;实质上却在制造新矛盾。这是因为,出租车要是涨价,公交、地铁就会更挤,就会有更多人加入摇号买车的行列,摇号也会难上加难。
“打的难”背后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价格低,而在于出租车行业特有的高度垄断。具体表现在,一方面,出租车公司对于出租车市场享有垄断经营权,并以此向司机收取高额“份子钱”,如北京出租车份子钱,单班每辆车每月也在5000元以上,占司机收入的近一半;另一方面,政府对出租车市场实行严格的数量管制,人为导致出租车市场供给不足、严重求大于供。如“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北京出租车数量就一直在6.6万辆左右”。
正是囿于这种特殊的垄断管制体制,不仅北京,全国其他许多城市的出租车行业都普遍存在一种“两难”困局:一面是市民普遍“打的难”,不是“长时间等不到车”就是“频繁遭遇拒载”;一面是出租车司机“挣钱难”,有些司机甚至选择违规拒载、“挑活儿”的方式增加收入。
无疑,如果不从根本上触动高度垄断管制化的出租车体制,即便出租车再“涨价”,也无法解决这种出租车行业的“两难”困局,既不可能真正缓解市民“打的难”,也不可能真正减轻司机的“挣钱难”,最大的可能性只会是,再次抬高出租车行业的垄断暴利、管制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