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外国建筑成风,一种文化自觉的缺失

时间:2013-02-21 15:41   来源:人民网

  一位外国记者,对于中国的山寨建筑现象,提出以下疑问并试图解答:“为什么中国在自己的城市里,建造的不是政治领袖的雕塑,也不是后现代的雕塑,而是一个遥远国度的地标,甚至是大洋之外的小村子?”“为什么在一个拥有悠久建筑传统的国家,人们会花好几亿搞出山寨版的‘凡尔赛宫’或者‘意大利小楼’?”(2月20日,《中国青年报》)

  中国的山寨建筑,可谓数不甚数,不仅有埃菲尔铁塔、伦敦塔桥、朗香教堂等全球知名建筑,甚至还有整个奥地利著名小镇哈尔斯塔特。而更多的“泰晤士小镇”、“东方威尼斯”、“维也纳花园”等在中国的大中小城市则随处可见,各式楼盘更是洋气十足,那怕是只挂个虚名,而实际情况可能与宣传材料之间风马牛不相及。随处可见的洋气地名让不少老外都摸不着头脑,不知身在何境。那么国人自己呢,为何如此钟情于建造外国建筑?

  其实,人们偏爱山寨建筑,只因一个羡慕嫉妒心理,企望的是在自家的土地上重塑心目中的国外景色。国外宁静的小镇、壮美的山峦、清澈的湖泊,当然令人神往;而反观国内不少地方,人口稠密、绿化不足、空气污浊,怎不让人摇头叹气。因此,将国外如画的风景照搬过来,仿佛就真的是“在泰晤士,美梦成真”了。只是,山寨来的建筑更多像是从观光明信片、好莱坞电影上抄下来的,缺乏了灵动和生机,“画里的永远都不是真实的”,山寨来的只可能是建筑外形,生活的人却依然是现实中的国人。因此,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在山寨住宅内生活建筑垃圾成堆,垃圾广告随处可见,公共物品破损严重…

  而居住在山寨建筑里的人,需求的则是一种身份和地位标签。能够住得起西式别墅、欧式洋房的人一般都是有钱人,而身份与地位,这时就靠居住的房子来显示。这不仅能获得自我的满足感,也得到了邻居们的社会认同,成功生活的标准就在“吃中国菜,开美国车,住英国房”中得以体现。只是,山寨之物依然难掩国人本性,一幅新春对联、一句“风水不好”、一尊观音塑像都将居住者的身份和本性一下还原回来,那是一种中国所特有的传统习俗,也是每个国人大脑中的深层认知。

  在偌大的中国,在古韵深厚的土地上,各式山寨建筑却在层出不穷的拔地而起,在道不明的复杂情结背后其实依然暴露出国人本性,也凸显出这片国土创新意识的缺乏、人文气息的缺位和文化自信的缺失。当外国人都在感叹“中国太洋化,本土韵味越来越少”时,这是否说明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