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痴迷症”,个人的病还是社会的毒?

时间:2012-05-18 13:53   来源:山西晚报

  广东肇庆50岁的老教师杜伟新,17年来省吃俭用,把几乎一大半的积蓄(十多万)都用在了“买”获奖证书上,手里200多个证书大多造价不菲。由于“不务正业”,十多年间,他先后从重点中学到普通中学,再到镇中心小学,再到农村小学。岳父说,如今女婿穷得只剩下各种获奖证书了。(5月17日《广州日报》)

  用“正常人”的眼光看,杜伟新的所作所为俨然就是笑话与闹剧:把自己的尊严感与成就感,建立于各种“山寨评奖”证书上;别人都知道那是骗人钱财,他却始终认为掏钱是“合理支付”;山寨证书营造了一个虚构的世界,他则要在这虚构世界中证明自己精神的高洁……

  对于这样一个另类,我们很难没心没肺地作壁上观、看笑话。杜伟新的不合时宜,杜伟新的中毒太深,一定在这个社会有着深深的病灶,对其个人置喙太多有些于心不忍,但对其背后的社会病灶不予观照则是另一种残忍。

  一个信任打着国家部委名号奖项的人,最终沦为被骗钱财的“中毒者”,难道真诚就要支付这样的代价,唯有“看透猫腻”的人才能具有免疫之力?“共和国之星”“中国时代卓越人物”“推动中国社会进步突出贡献人物”这类奖项可以漫天飞舞,不受约束,“愿者上钩、活该倒霉”就可以作为管理者推卸的理由吗?是的,我们没有杜伟新那么“傻”,可能会买一两个证书,不会一口气买一两百个证书;是的,我们没有杜伟新那么“傻”,不会买一堆没用的山寨证书,只会买一些“有用”的山寨学术论文……放眼看去,比起极端的杜伟新,多少人只是“五十步笑百步”?

  念及如此,难以言笑,唯可言悲。这是个人的病,更是社会的毒。言及社会管理,我们往往着眼于宏大叙事,却忽视社会细节,甚至会对那些骗奖、骗证书、骗论文之类的事儿不以为然,总以为对于国家巨轮而言,那些东西简直可以忽略不计。殊不知,对一个个公民而言,生活就是围绕在他周围的空气,“环境”就是社会为其营造的向导,不起眼的琐细,会编织起一个个实实在在的陷阱,周遭毒素弥漫,唯有指望个体内心的坚强才能解脱,又如何避免终究有人会在有意无意间狠吸几口,跌入自己的“有毒世界”?

  某种意义上讲,杜伟新的200多个证书就是200封公开的举报信,向履行管理职能的部门发出了挑战:难得有人这么大范围地把证书搜集到一起,这么多“国家级奖项”摆在那里,哪些是合法的,哪些是骗钱的;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山寨的;哪些是可以继续搞的,哪些是必须当头棒喝就地取缔的?能不能借杜伟新走到公众面前之机,廓个清清楚楚,说个明明白白?嘲笑范进不是本事,清理范进的土壤才是能耐;同样的道理,嘲笑杜伟新不是本事,清理杜伟新的土壤才是能耐。让公众免于陷入获奖痴迷的境地,也是社会管理的一份责任;我们不希望在一个言必称“文明”的时代,如此有辱文明的“文化行骗”之事躲在角角落落,野蛮生长。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