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莫言的学历”说开去

时间:2012-12-11 14:08   来源:解放日报

  据报载,出生于1955年的莫言,在上了小学五年级以后就辍学务农了。 21岁入伍,26岁开始发表作品,之后再进入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多年的务农、入伍经历,让其早早接触社会,不断积累起课堂上学不到的文化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弥补了基础教育不足的缺憾。

  虽说莫言的辍学,更多是出于一种无奈,但他的教育经历,却给我们许多启发。比如,学校教育、分数排名并非走向成功的唯一途径,至少,加强和推进素质教育迫在眉睫,该是重要的议题之一。 1952年,爱因斯坦应一名教育编辑的请求,就青年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写了一份声明,发表在《纽约时报》上。爱因斯坦认为,“教育应当使所提供的东西让学生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要他去负担”,“太多和太杂的学科(学分制)造成的青年人的过重负担,大大地危害了这种独立思考的发展,负担过重必导致肤浅。”

  然而,说加强和推进素质教育,又何其难矣。诚如一些教师、专家所说的,对于中小学而言,内有应试考核,外有家长期待,素质教育并非“不想为”,而是“不敢为”,事实上,也“难以为”、“为不了”。想想也是,不改变应试教育的模式,围着分数转,围着升学和高考指挥棒转,结果是家长期望高、孩子学得苦、老师教得累。在这样的环境里,又怎么加强素质教育?当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受到禁锢时,能培养出什么样的学生,亦可想而知。

  2002年,从北大退休的钱理群教授,为助推素质教育而再次投身中学教育。教了大半辈子大学生的钱教授,极为重视给中学生的讲课。他在北京备了两天课,并提前4天来到南京。他回忆,一开始,学生踊跃报名,课程的质量和氛围都极佳,每堂课学生都听得极为认真,对课后作业也表示收获很大。但好景不长,听课的人渐渐少了下去。一位学生在写给他的信里说了实话:“钱教授,我们不是不喜欢听你的课,而是因为你的课与高考无关,我们的时间又非常有限,我们宁愿在考上北大以后再毫无负担地来听您的课。”钱教授试图“改变人心”,但“纠缠”十年却得到“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感受,足见应试教育这“拦路虎”的厉害。

  在今年的教师节大会,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当前迫切需要把教育从应试和高考指挥棒下解放出来,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只有这样,学生、教师、学校才能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学习、去教学、去管理,真正提高教育质量。”可谓有的放矢,一针见血。“按素质教育的要求去学习、去教学、去管理”,关键在于改变过去以学业成绩为单一标准衡量学生的做法,引导关心学生全面成长。最近,上海市教委提出要进一步构建并完善中小学生学业质量 “绿色指标”。除了学业水平外,“绿色指标”还考察学生的品德行为、身心健康水平、学习动力、师生关系等。事实上,只有 “进一步改变用单一的分数标准特别是主课成绩评价学生‘优劣’的做法,改革高考指挥棒以一把尺来衡量所有学生的弊端”,才能有效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也才能让家长、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更趋全面、多元、科学,并缓解普遍的择校现象。诚如斯,教师因不被分数所困才能享有创造的自由,并真正成为育人者,而素质教育也才能真正推进。

  前不久,民进中央主席严隽琪表示,“教育家就是以做教师为事业而非谋职业的人,这样的教师才会有教育改革的热情,有深刻的思想、有奉献的爱心、有专业的学识、有道德的自律。 ”她同时指出,“我国目前处于一个迅速发展和重大转型的时期,教育工作者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正确的理念、大胆的实践和执著的追求”。中国当下和未来的发展,呼唤一大批教育家和优秀教育工作者脱颖而出,也同时呼唤教育的改革创新。对中小学而言,只有深入推进教育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解放学生、解放教师、解放学校”才能水到渠成。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