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最长黄金周”,人们体验家人团聚、亲近自然、品尝美食的同时,也遭遇拥堵、滞留等各种“囧”况。红红火火的黄金周,“盛况”之下诸多问题耐人深思。
文明出行仍是尴尬考题。三亚3公里海滩散布50吨垃圾、天安门地区扫出近8吨杂物……既给景区的“面子”留下了伤疤,也极大地影响了游客的舒适度。年年黄金周,年年文明呼吁,但时至今日,旅游文明的考试结果依然不合格。公民的旅游文明素养亟待培养和教育,文明有序出行需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公共管理依然十分滞后。经过十多年的黄金周历练,我国公民旅游需求的量和质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难得出门”到“常态游玩”,从“到此一游”到“游得舒坦”,“从传统导游”到“新型旅游体验师”,人们对优质旅游的供给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然而,不少景区和主管部门的管理水平更是不尽如人意。高速路成了停车场、找不着厕所寻不见垃圾桶、景区“撑死”不限客、应急预案或缺失或成摆设。诸多棘手问题呼吁旅游业需尽快创新管理思路,提高管理的专业化、国际化水平。
制度保障必须跟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仅靠有限的黄金周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各大景点“爆棚”、不少景区濒临“塌陷”、敦煌的骆驼累得性命难保,种种极端现象说明,严格落实带薪休假制度应是缓解“人满为患”的有效办法。只有当人们拥有和支配自己休假的权利,旅游质量才会得到提升。
把旅游业培育成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是中央提出的明确目标。眼前的一道道门槛,既是中国旅游业要正视的问题,也是加速转型升级的改革契机。我们期待不远的将来,能在一个文明有序的环境中,惬意悠然地欣赏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张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