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者越多,真相越模糊?

时间:2012-09-05 14:24   来源:中国青年报

  网评涛涛,微博汹涌,舆论喧嚣,中国舆论场的权力格局正在发生一场看得见的革命。这个舆论场的兴起,带来的是民意的张扬和表达的自由,也带来了舆情的混乱。有些事情,本来是有真相的,可调查者多了,反而没有真相了;有些事情,本来很清晰,可经微博这么一搅和,是非曲直变得非常模糊。

  远的如钱云会事件,真相是什么?不知道,没有一个赢得舆论认同的真相。近的如一系列打人事件,仿佛变成了罗生门,微博里争得口水横飞。每一方都以真理和真理掌握者自居,每一方都说服不了对方。于是,在争辩中真相越来越模糊,真理越来越远,剩下的只有互相强化的敌意和不断加深的隔膜。

  不是说调查者越多,信息的交叉重叠中,就越接近真相,真相也就越清晰吗?怎么反而没有了真相?不是说真理越辩越明吗?为什么喋喋不休的争论,带来的不是清晰的是非,反而让原本简单的道理变得复杂和模糊?——常识被击碎,源于缺乏共识。

  真相就在那里,等着人们去发掘,在扎实的调查中,以一点一滴的第一手证据逐步还原真相。如果每个调查者都能够这样做,事实虽然无法重现,但真相总会浮出水面。可是,这样的调查原则和还原规则,并没有得到共同的遵守,浮躁的微博空间中,流行着种种陋习。

  有的调查带着先入为主的偏见,只是选择性地撷取能证明自己偏见的信息和所谓“证据”,调查的过程,不过是强化自身偏见的过程。如果每个调查者都这样去调查,这家媒体以“替弱者维权”的立场去调查,寻找有利于弱者的证据;那家媒体以“推翻网络的判断,还政府清白”的立场去调查,寻找有利于政府的证据,其结果无非是强化各自既有立场,而不会找到信息上的交集。

  有的虽然去现场了,却没有扎实还原事实的准备和打算,而是靠想象,依赖既有的碎片化信息,去还原一个符合自己期待的真相。每个人看到的事实碎片可能是不一样的,他看到的是身上的青紫,好像被打过;另一个人听到的却是另外一幅景象,这样,由碎片拼凑出的,必然就是不同的事实。其结果,就是真相离我们远去。

  更多的是没有去现场,而是根据刻板的成见去想象,或者根据逻辑去抽象地推演。别人拿出的证据,只要不合我的想象,就不接受;别人拿出的事实,只要不符合我的推演结果,就斥之为谣言。不尊重常识,自然就没有了共识,而没有共识——对证据原则的尊重,对证据支撑的事实的尊重,对第一手资料的信赖和信任——就没有了真相。每个人都自以为是、偏执地坚信,自己掌握的就是真相,而对“另外一种可能”保持傲慢的拒绝,咄咄逼人地只想让别人接受自己提供的“真相”,而不想接受更有说服力的证据。

  在这种浮躁的语境下,调查者越多,舆情便越混乱不堪。每个人的出现,只是将本来就很浑的水越搅越浑,最后变成了一个大染缸,干脆谁也不信了。于是,真相也就成了罗生门。

  同样,真理不是越辩越明,而是越辩越乱。辩论缺乏基本的规则,每个人都希望真理站在自己一边,每个人都只想将自己所掌握的“真理”(其实是谬误)灌输到别人的脑子里,却没有保持一种可能被对方说服的开放心态;每个人都在党同伐异,观点一样的就是朋友,观点不同就是敌人,“五毛”与“公知”的帽子齐飞;每个人都固执己见,而没有“通过辩论寻求共识接近真理”的自由精神。都在尽量歪曲对方,而不是尽量理解对方,那么,辩论必然成为吵架斗殴,发展成各拉帮派、各立山头的网络群架。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的公信和权威的缺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按理说,政府掌握着调查资源,也有公信力,当真相陷入各说各话的罗生门时,相关部门应该通过翔实的调查,提供一个可信的结果。可现实中,一方面是政府的严重缺位,网上的小道消息铺天盖地,垄断着信息的政府却保持着沉默,任由各种不靠谱的消息混淆人们的视线。另一方面是政府未能提供让公众信服的调查结果,或者是为了平息舆论而仓促作出一个结论,或者为了回避问题而欲盖弥彰,甚至颠倒黑白指鹿为马。网络的不靠谱,加上一个不靠谱的政府部门,真相便成了奢侈品。

  对真理最大的威胁,其实不是谬误,而是对自由辩论的扼杀。这个扼杀者,有人心的封闭、网络的浮躁,更有一双看得见的手。

编辑:张洁

相关新闻

图片